粮油市场信息(2014年17期)
2014/07/04 08:37:00 来源: 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市场大米批发行情一周综述

2014年6月15日一2014年6月21日

据市场调查,本周武汉市内各大批发市场大米批发价格与上周相比继续保持稳定,各品种均变动不大,具体批发价格如下:2013年早籼米市场批发价1.921.96/斤;2013年中杂米市场批发价1.931.98/斤;2013年晚杂米市场批发价2.002.10/斤;2013年两优米市场批发价2.182.26/斤;晚优米市场批发价2.202.36/斤;2013年云梦产珍珠糯米市场批发价2.943.00/斤;黑龙江产长粒香粳米市场批发价2.552.70/斤;圆粒型2.402.55/斤。

分析认为,大米市场供应充足,需求不足,糯米价格因端午后需求减少,价格略有下跌;优质米因粮源偏紧,价格趋强;早籼和中杂米因需求下降,价格稳中偏弱。预计后期,大米批发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大涨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农业部: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2014-06-18 08:29  来源:中华粮网

    目前,全国夏粮收获过九成。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分析,今年冬小麦继续增产,单产创历史新高,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今年夏粮生产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夏粮面积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为夏粮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单产创历史新高。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冬小麦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千粒重增加。预计夏粮亩产将提高3公斤以上。三是主产省全部实现增产。11个冬小麦主产省区夏粮均增产,为全国夏粮增产做出突出贡献。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夏粮在粮食“十连增”的高起点上再获丰收,得益于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持续释放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得益于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部署、不断强化措施,更是各级农业部门坚定夺丰收的信心、务实创新的结果。一是政策落实到位。今年农业“四补贴”资金1700多亿元。去年10月份国家及早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1.18元,提高0.06元。中央财政还专项安排39.1亿元,支持冬小麦“一喷三防”、病虫防控、抗旱保墒保苗等春耕生产。特别是在今年国际市场粮价走弱的情况下,国家还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释放的信号非常强烈,对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二是指导服务到位。及时组织实施“加强指导服务再夺夏粮丰收攻坚战”,推动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在关键农时季节和重大天气变化,组织专家制定并下发10个技术指导意见。派出20多个工作指导组,深入主产区和受灾区,进村入户,蹲点包片,指导农民因地因时因墒因苗落实好田管措施。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推广区域化、标准化技术模式,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三是防灾措施到位。大力推广深松整地、播后镇压、浇越冬水等避灾技术。针对小麦条锈病越冬基数高的情况,实施关口前移,在菌源区全面实施药剂拌种,春季适时开展应急防治。特别是针对4月中下旬江淮、黄淮等小麦抽穗扬花期出现连阴雨天气情况,及早落实小麦赤霉病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暴发流行。及早落实“一喷三防”补助资金,支持各地适时开展喷防作业,实现“虫口夺粮”。同时,今年夏粮生育期气象条件总体较好,光温水匹配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各地反映,今年小麦灌浆期延长、灌浆充分,籽粒饱满,加之夏收多为晴好天气,品质非常好。

当前,已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坚定信心,环环紧扣,毫不松懈地抓好夏收、夏种、夏管,全力以赴争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一是切实抓好跨区机收作业。继续组织好小麦跨区机收作业,指导各地适时收割,加快收获进度,实现颗粒归仓。二是切实加快夏播进度。加强夏播物资调剂调运,及时完善技术方案,选好备足适宜品种。充分发挥农机作用,及时腾茬播种,扩大适播面积,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和面积落实。三是切实做好夏季田管。做到“种子下地,管字上马”,落实好各项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确保苗齐、苗全、苗壮。及时搞好查苗补苗和间苗定苗,保证种植密度。强化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适期成熟,打好秋粮丰收的基础。(来源:农业部网站)



湖北省粮食局认真组织开展夏粮夏油质量调查

时间:2014年06月23日

湖北省今年小麦油菜籽收获后,省粮食局及时安排省粮油食品质量监测站从5月底开始,组织各级粮油质检机构开展小麦油菜籽质量调查,切实指导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确保国家粮油收购质价政策执行到位。

本次调查检测覆盖了全省小麦、油菜籽主产县市。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我省小麦质量好于去年,容重平均773.5g/L,比去年提高8.4g/L,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4.5%,比去年降低1个百分点,三等以上比例达88.1%,比去年提高9.8个百分点。油菜籽含油量平均值为38.6%,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中等(三级)以上样品比例为61%,比上年降低6.5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今年春节后油菜籽生长遭受阴雨低温影响,气候不稳定。

结合夏季粮油质量调查检测,省粮食局切实制定相应措施,加强收购工作指导,确保农民顺利售粮。一是强化收购期间粮食入库清理和抽检,确保入仓粮食质量达标,防止超标粮食进入国家托市粮范围。二是会同中储粮湖北分公司督导各收储库点做好非标准品小麦收购,在坚持敞开收购的同时,正确把握扣量政策。三是组织各地粮食部门积极联系引导饲料加工企业、养殖企业随行就市收购农民不完善粒超标小麦,确保不出现“卖粮难”。初步统计,目前荆州、襄阳等地加工及养殖企业收购超标小麦3亿斤以上,收购价格在1.10元/斤左右。四是加强收购工作巡回督查,督促各收购主体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质价政策和相关规定,及时查处和纠正以质量下降为由,拒收少收、压级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中储粮加强小麦主产省夏粮收购过程监督

2014-06-17 09:31   来源:中华粮网

夏粮收购自5月末由南向北陆续启动以来,作为国家委托的托市政策执行主体,中储粮总公司把做好夏粮收购作为重中之重,围绕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建立与地方粮食部门、农发行联合管理机制,科学安排收储库点,严格执行政策,加强收购过程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安排部署。

在夏粮收购逐渐进入高峰之际,64日至8日,中储粮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双连率队赴湖北、安徽、河南、湖北四省一线收购库点,检查夏粮收购工作,确保把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把国家夏粮收购任务执行好。

把政策执行到位,把措施落实到位

根据国家关于小麦、油菜籽托市收购预案和政策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湖北省于527日,江苏、安徽、河南等3省于530日先后启动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江苏、湖北、河南等7省在6月初也启动了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收购工作。

64日,检查组首先来到江苏南通、连云港、盐城地区。每到一处,便直奔库区和收购现场,随机进入仓房,实地查看粮情,现场检查库区的配电箱、电源插板等安全生产防护设施。在听取了南京分公司和直属企业关于夏粮收购的各项准备情况介绍后,赵双连给予了肯定。他说“今年夏粮收购仍由中储粮作为政策执行主体进行统贷统还,表明国家对中储粮服务调控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和对中储粮这支队伍的充分信任,各有关分公司要切实做好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确保种粮农民利益,确保粮油数量真实、质量安全,确保顺利完成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

65日,检查组赶赴安徽省淮北、亳州、阜阳直属库。在委托收储库点的收购现场,检查小麦质价政策宣传情况、检化验仪器及清理设备的使用等情况。各基层企业都按照总公司部署,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支持配合落实好预案要求,严格规范执行国家质价政策,坚决防止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抬级抬价抢购降低质量要求,担负起中储粮政策执行主体责任。

目前小麦、油菜籽收购已全面展开,下半年还有早稻、中晚稻收购以及一系列重大政策的落实,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检查组要求分公司按照总公司的统一部署,突出主业,从严治企,强化基础,转型升级,全面发挥服务调控主力军作用,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实施。

严字当头加强管理,全面展现从严治企新形象

河南是我国夏粮第一大主产省。66日,赵双连董事长转站河南,先后来到沈丘、南阳向东直属库和方城县的委托收储点。在这些库点,检查组查看了政策公示、扦样检验、检斤入仓、除皮结算等各环节,详细了解当地仓容准备、布点及收购量等情况。

今年夏粮收购中,河南分公司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牵头协调组织地方粮食局、农发行共同参与组织托市收购并承担监管责任,坚持小麦商品量与空仓容相衔接科学合理布点,严格审核收储库点资格,并在收购点显著位置张贴三个公开承诺(直属企业负责人、委托收储库点和监管人员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并且在收购中实行“一过筛、两吹风”,净粮入仓,有效控制入库粮食质量。检查组要求河南各直属库坚持这些好的做法,抓住今年夏粮收购的机会,彻底打好翻身仗,使各项工作回归常态,狠抓基础,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千方百计为售粮农民提供方便

每到一个收购点,检查组都会与现场售粮农民交谈,询问小麦的收成和质量情况,着重了解农民对收购过程中质量检验结果是否认可,对收储库点收购时间、服务及粮款结算是否满意。

今年,按照中储粮总公司部署,各有关分公司、直属库在夏粮收购中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托市质价政策,让农民一目了然、家喻户晓,卖“明白粮”;一方面优化业务流程,努力做到农民送到粮库的粮食随到随收,尽量缩短农民售粮等候时间,在收储库点开通网银系统,保证不向农民打白条,实行网银结算,安全快捷。检查组对各分公司夏粮收购中的便农服务工作给予肯定,并要求一些粮库适当增加收购仓口,延长收购时间,千方百计为售粮农民提供方便。宣传并落实好网银支付,认真执行质价政策不打折扣,严格把好入库质量关。

把握两条底线,加强风险控制

湖北既是我国小麦主产省,也是最大的油菜籽主产省。赵双连先后到襄阳直属库、随州直属库及随州直属库租仓收购点天星油脂、金银丰粮油等单位调研小麦、油菜籽收购情况。检查组要求,各直属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严以律己,把握两条底线,对上要坚决执行国家政策和总公司党组决策,对下要尽职尽责控制好风险,确保顺利完成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要结合直属库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提高思想认识,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以夏粮收购工作的实际行动体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的成果。

据了解,今年中储粮总公司成立了夏粮收购专项监督检查机制,实行过程监管和结果监督相结合,防范和惩处相结合。中储粮各有关分公司也都成立了夏粮收购督察组,明确监督检查范围、职责要求和工作纪律,在收购期间不间断开展检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所有参与收购的委托收储企业名单均已向社会公布,接受各方监督。针对今年夏粮收购可能面临的政策违规风险,赵双连强调,要重点关注油菜籽收购风险,做实做细“自主收购、委托加工、租罐储存、全程监管”,健全完善各项技防、人防措施。租库收购必须根据直属库人员能力实事求是,做到真租真管,严格审核租库点资格条件,包括风险偿付能力,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坚决杜绝先收后转、违规掺混、“假租仓”等违规行为,对任何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自夏粮收购启动以来,中储粮在相关省份的托市收购和临储收购进展平稳顺利。截至610日,已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452.12万吨,收购临储油菜籽18.51万吨。(来源:人民网)



油菜籽价格为何今年没提高

2014-06-18 08:36   来源:中华粮网

“今年小麦每斤比去年提高6分钱,为什么油菜籽价格还是跟去年一样,没有提高呢?”兴化市戴南镇农民赵连祥17日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了他的疑惑,“种油菜比种小麦费事多了,照理说应该多加点钱才是。这样的价格,明年我就不种油菜了。”

带着老赵的疑惑,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

中储粮南京分公司业务处处长游海洋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菜籽的商品率越来越高,拿油菜籽换油的农民越来越少,绝大部分油菜籽是作为商品销售的。国家从2009年起启动油菜籽临时收储,性质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有点类似。此后几年,油菜籽价格每年有所提高。今年江苏省油菜籽亩产在350-400斤左右,是少有的高产年。

本月4日,江苏省启动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全省42家油品加工企业敞开向农民收购油菜籽,到15日,共收储16.9万吨油菜籽,因此,全省范围内不存在油菜籽难卖现象。与去年相比,今年油菜籽临储价确实没提高,三等(中等)油菜籽每斤2.55元。前年临储价是每斤2.5元。

粮油粮油,粮油从来不分家,同为夏收作物的重要品种,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了,油菜籽价格为何“按兵不动”呢?游海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油菜籽加工后产生两种产品,一是菜籽油,二是菜粕。前者是传统食用油,后者主要作为饲料。三等油菜籽平均出油率为35.2%,即100斤油菜籽可产出35.2斤菜籽油,同时产生约60斤菜粕。目前,市场上菜籽油价格为每吨8000元左右,合每斤4元;菜粕每斤1.45-1.6元左右。临时收储的油菜籽每吨5100元,能产出704斤菜籽油及1200斤菜粕,以市场价(菜粕按目前最高价每斤1.6元)计算,价值4736元。而加工每吨油菜籽的费用是230元,加上财务成本,在油菜籽临时收储过程中,国家给予农民的补贴每吨达800元左右,补贴力度丝毫不逊色于小麦和稻谷,甚至要高出很多。如果不启动临时收储,按市场价销售,每斤油菜籽只能卖到2.1-2.2元左右。因此,目前国家临时收储的油菜籽经加工后,要实现顺价销售是很困难的,最后可能定向销售或降价销售。

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国钧告诉记者,国家之所以拿出巨额补贴收购油菜籽,一是为了保障农民增收;二是为了掌握油源——油瓶不能完全控制在外国人手里。目前我国食用油原料,60%依赖进口或被外资掌控。这也是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所决定的,如果像大豆这样的油料作物种得多了,粮食种植面积势必减少,进口食用油原料其实就是进口耕地。与小麦相比,由于未能实现机械化,油菜还不具备规模种植条件,人工投入比种植小麦要多得多,而剔除人工投入后,其经济效益与小麦相当。

尽管江苏省乃至全国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但由于能提高单产和含油率的油菜品种近年不断出现,加上我国油菜没有转基因品种,且油菜具有观赏价值,很多地方仍保留种植油菜的传统,种植面积不会大幅减少。油菜种植可见缝插针,农民家边上一点点空隙地都可种上,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国家连续6年启动油菜籽临时收储,就是为了鼓励农民充分利用耕地资源。

今年的油菜籽价格没有提高,那么明年呢?中储粮南京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除非市场发生大的变化,否则,明年也不大可能提价收购,即使提价,幅度也会很小。不仅是油菜籽,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也不大可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来无论是油品原料价格还是粮食价格,国际市场都低于国内市场;二来持续多年的补贴政策已接近WTO“黄箱政策”,提价空间已很小。未来很可能以目标价格制的方式收购粮食和油料,以保证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来源:新华日报)



收储政策提振菜籽产业链 经营仍有风险

2014-06-18 09:36    来源:中华粮网

近日,2014年临储菜籽收购价格出炉,与去年持平,预计后期菜籽菜粕价格有上涨空间。业内人士称,尽管菜籽收储政策提振产业链上行,但是今年的油菜籽市场经营仍有风险,不容忽视。

为保护农民利益,保证食用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促进食用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期,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粮食局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农发行下达临储油菜籽收购计划500万吨(折合菜籽油166.7万吨),收购价格为2.55/斤(国标三等)。此次收储价格、数量均与去年持平,收购执行区域为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市)。

收储价格与农户心理预期还有差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农民对油菜籽市场价格期望值较高,但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新油菜籽的收割和晾晒延迟,使得油菜籽质量较低。2014年临储菜籽收购价格为2.55/斤,价格与去年持平,这与农户的心理预期还有一定差距。

据悉,这次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收购,采取由受委托收购企业按规定挂牌价格向农民收购油菜籽,再委托加工企业加工成菜籽油转为国家临时存储油的方式进行。油菜籽委托加工后,应及时将菜籽油集并到委托收储企业作为国家临时存储油,今后由国家有关部门视市场情况再择机安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入库数量,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所收购油菜籽加工菜籽油的数量据实确定。入库的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质量标准为国标四级,不符合标准的菜籽油不得入库。严禁从现有库存陈油中划转或直接收购菜籽油入库;严禁将进口油菜籽加工后作为国家临时存储油入库;不得有混掺棉籽油、棕榈油等掺杂使假行为。国家临时存储油收购、加工、入库等费用由中央财政对中储粮总公司实行包干;收储结束后,财政部按照“从紧、合理”的原则,核定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的入库成本。

这次油菜籽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执行期限,冬播油菜籽产区为201461日~930日,具体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市);春播油菜籽产区为201491日~2015228日,具体包括: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

菜籽菜粕价格上涨可期

6月份油厂将进入菜籽集中收购阶段,2014年油菜籽临储收购价为5100/吨,与2013年持平,高于市场传言的5060/吨。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农业研究员刘萍表示,这是农业部为鼓励农户种植油菜籽而发出的一个积极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对菜籽产业链整体上行有所提振。“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国内油菜籽主产区的油菜籽收购价格将保持平稳,预计后市收储政策展开,优质油菜籽价格将持续走高。”刘萍说。

目前菜粕终端正值消费旺季,菜粕价格持续上涨。65日,菜籽粕均价为2933/吨,较5月初上涨2.2%。近段时间菜粕价格持续上涨,刘萍认为,菜籽临储收购政策利好菜粕市场,预计后市菜籽粕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

近期国内油脂市场供应充足,菜油行情不振,加之进口油菜籽价格较低,冲击菜油市场,预计菜籽收储政策对菜油价格支撑作用不大。菜油价格将继续弱势运行为主。

市场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菜籽收储政策提振产业链上行,但是今年的油菜籽市场经营仍有风险,不容忽视。

刘萍告诉记者,2014年油菜籽市场经营风险很大,除有小包装生产线终极产品是一级菜籽油的油脂收购加工企业有可能保本外,生产毛油的企业将基本亏损。

针对2014年油菜籽市场形势,刘萍建议油脂收购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油菜籽临时收储业务,按照国家油菜籽临时收储预案价格及质量标准收购农民油菜籽,更要加强油菜籽市场行情的研判,认真算好生产经营账,严格防控经营风险;而农户要坚定油菜籽种植信心,除做好油菜籽种植收割晾晒等工作外,还要积极响应国家临时收储政策,保护好自身利益。(来源:国际商报)



临储稻谷拍卖遇冷 稻米价格保持平稳

2014-06-19 09:23   来源:中华粮网

临储稻谷拍卖成交率偏低,对市场影响不大,粳籼稻谷价格维持平稳,与此同时,大米消费需求总体偏弱,加工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由此来看,国内“稻强米弱”的市场格局仍将持续。

目前,我国粳籼稻米市场较为平静,除了新陈稻谷、优质品种与普通品种的价格有明显差异外,仍呈“稻强米弱”格局,购销没有起色。

临储拍卖成交不好  

6月9日,国家计划销售粳稻1359869吨,成交率5.11%,成交均价2994元/吨,其中:2012年粳稻计划销售729209吨,成交率3.64%,成交均价2931元/吨;2013年粳稻计划销售630660吨,成交率6.81%,成交均价3033元/吨。

与前一周相比,东北粳稻竞价销售有所好转,主要原因是此次拍卖的稻谷增加了2013年产的新稻,但由于起拍价格较高,成交仍不理想。除了进行竞价销售以外,这一周还进行了东北政策性稻谷的挂牌销售,同样因为价格较高,品质不符合加工企业要求,市场采购量较小,成交率很低。

粳籼稻米价差稳定  

上周,国内粳籼稻米价差与前一周持平。监测显示,粳籼稻谷方面,6月12日,黑龙江虎林地区新产粳稻收购价300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稻收购价2760元/吨,两地价差为260元/吨。粳籼米方面,6月12日,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米出厂价412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米出厂价3940元/吨,两地价差为180元/吨。

目前,中晚籼稻和粳稻政策性稻谷均已开始拍卖,除个别省份和品种外,交易成交并不理想。随着气温升高,销区大米经销商采购积极性也有所降低,大米消费需求总体偏弱,加工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由此来看,国内“稻强米弱”的市场格局仍将持续。

销区大米价格未变  

监测显示,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4440~4540元/吨,长粒大米批发价在4880元/吨左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4500~4580元/吨,东北大米批发价4840~490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批发价4150~4250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杭州地区黑龙江长粒大米批发价在5640元/吨左右,黑龙江圆粒大米批发价在4800元/吨左右,江苏粳米批发价在4480元/吨左右,安徽粳米批发价在4380元/吨左右,安徽晚籼米批发价3840元/吨,均持平。福州市场普通江苏粳米批发价4800元/吨,普通东北米批发价在5360元/吨左右,普通晚籼米批发价在3960元/吨左右,持平。广州市场东北米批发价在4640元/吨左右,普通早籼米批发价3720~3860元/吨,普通晚籼米批发价3900~4010元/吨,均持平。

东北大米南运补贴政策结束,南方梅雨季节即将到来,均影响经销商采购意向,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全球稻米供应充裕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供需报告,预计2014/201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807亿吨,与上月持平。

2014/2015年度全球大米贸易数据不变。2014/2015年度全球大米消费数据略微下调。2014/2015年度大米期末库存数据上调90万吨,主要原因是印度的数据上调。总体来看,2014/2015年度全球稻米供应充裕,大米价格有望继续保持当前水平。



湖北累计收购新麦26亿斤 同比增幅53%

2014-06-17 09:05   来源:中华粮网

527日和6月4日启动小麦最低收购和油菜籽临时收储以来,湖北省夏粮收购进展顺利,托市效果明显。

  为充分做好今年夏粮收购,湖北省粮食局会同中储粮湖北分公司等相关部门及时组织各收储企业开展托市收购,全省共确定小麦收购库点509家,油菜籽临时收储的委托收购企业73家,委托加工企业72家,做到了小麦和油菜籽主产县市全覆盖。小麦托市收购在去年提前半个月的基础上,再次提前4天启动;油菜籽收购企业数量为全国冬播油菜籽产区之最。

  湖北省农发行及其分支机构也及时筹措了160亿元的收购资金保障各委托收购点按1.18/斤和2.55/斤(国标三等质量)最低收购价挂牌收购小麦和油菜籽。监测显示,我省托市收购效果明显,小麦市场收购价较预案启动前每斤提高3-5分,油菜籽收购价格由上市之初的2.1/斤回升到2.55/斤,农民售粮积极性明显提高。

  截至12日,全省累计收购新麦26亿斤,较去年同期多购9亿斤,增幅53%.累计收购新菜籽11.3万吨,其中临时收储油菜籽7万吨,同比多购2.4万吨,增幅52%



区域行情:6月20日湖北地区菜油最新价格行情

2014-06-20 10:28 来源:中华油脂网

据市场监测,620日,湖北菜油价格行情保持企稳。宜昌当阳地区国产四级菜油出厂价格8050/吨,宜昌储备库国产四级菜油出厂价格8050/吨。荆州沙市地区国产四级菜油出厂报价8050/吨。荆门周边地区周边地区国产四级菜油出厂价格8050/吨。襄阳老河口奥星公司四级浸出菜油出厂报价8050/吨,进口一级菜油出厂报价8100/吨。潜江地区菜油暂不对外出售。



市场观察:湖北油菜籽市场收购价低于临储价

2014-06-19 9:54 来源:中华油脂网

“跑到湖北荆门地区打听了一圈,只有‘国’字号的中储油能收菜籽,其他的厂家都不收。”端午节刚过,湖北省沙洋县李市镇的油菜籽经纪人贾贤利对记者说,常年他能收30万斤左右的菜籽,截至采访当天,他收了不到20万斤。最近他只能去当地中储粮油脂公司交菜籽,国标三级菜籽的价格是2.35/斤。受天气影响,今年收的油菜籽质量一般,价格也不太理想,油菜种植户们纷纷对他说,要改种小麦了。

“今年我家菜籽的质量不如去年了。”荆州市公安县章庄铺镇新港村农民谢朝仿也碰到了类似情况。他家种了14亩油菜田,受前期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每亩少收了些菜籽不说,出油率也不太高。

谢朝仿算了一笔账:一亩田购种育苗64元,肥料160元,农药30元,请机械收割120元,人工成本200元,除去补贴10/亩,其他的不算,每亩成本约合564元。“都希望油菜籽早点卖出去,钱能早点进口袋,价格至少能和去年相当吧。”谢朝仿说。

今年新产菜籽饱满率同比下降,酸值偏高。湖北金香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正宏说:“由于前期持续阴雨天气,公司5月中旬对周边3个乡镇进行了采样,检测出油率最高36%左右,低洼地仅31%,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沙洋县、公安县都是湖北省重要的油菜籽生产基地,油菜历来都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可今年油菜籽收购形势比较复杂。公安县金阳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炳分析说,按菜油7800/吨、菜粕2800/吨、加工费200/吨、出油率35%、产粕率60%推算,菜籽收购保本价为2.1/斤,再加上经营利润200/吨以及出油率低于35%等因素,实际市场的收购价可能在2/斤左右。

据湖北省粮食局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64日,湖北省启动国家油菜籽临时收储工作,第一批油菜籽临时收储计划50万吨,湖北参与油菜籽临时收储的委托收购企业有73家,委托加工企业72家,覆盖了湖北省油菜主产县市,数量为全国冬播油菜籽产区之最。

据了解,去年湖北省累计收购油菜籽207万吨,其中,临时收储147万吨。今年,湖北省油菜籽预计继续增产。国家收储价远高于市场收购价,市场收购有价无市,国家政策托市收购将成为主导,收购压力较去年有所加大。

湖北省荆州市相关油菜籽收购企业负责人坦承,总体而言,油菜籽价格高了,收购有风险;价格低了,农民不卖。近几年来,收购加工企业一直是在博弈中生存,今年,他们只有紧贴国家托市价格,不盲目跟市场,理性经营,快进快出,才能控制好自身经营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菜籽收购最好的补贴方式是补给农户,让市场来决定油菜籽的价格,随行就市。湖北某粮油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目前在外资及进口食用油消费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国产油菜籽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来收购,加工一斤亏一斤,降低了市场活力,扭曲了市场环境,企业不好收,农民不好卖。同时,也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破坏整个市场环境,大型油菜籽企业争相去跑国家项目支持,中小型企业为了求生存,原料收购来源不明,影响到我国食用油安全。

农发行荆州市分行负责人表示,今年荆州市菜籽种植面积约385万亩,单产160公斤左右。针对今年油菜籽收购的复杂形势,坚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积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以临储为依托,合理布局资金供应点,确保油菜籽收购市场平稳运行,保护农民利益。

湖北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今年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大油菜籽临时收储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压级压价、以陈充新、“顶包油”等违法行为,确保国家粮油收购政策执行到位。



拍卖成交降温 玉米回落调整

2014-06-19 08:46   来源:中华粮网

现货价格趋稳,临储拍卖成交下滑,期价上升动力不足

6月中旬以来,大连玉米主力1409合约价格跟随现货稳中有涨的步伐,从2370/吨一路上涨至2400/吨之上,但在临储拍卖成交下滑和现货价格趋稳的影响下,期货价格继续上涨动力不足。

临储玉米拍卖降温,成交率下滑

522日今年临储玉米拍卖启动至今,已经进行五轮临储玉米拍卖。除了第一轮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高达98.86%外,其他几轮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下滑明显。

529日第二轮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下滑到52.65%65日第三轮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只有29.90%61112日进行的第四轮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为35.19%618日进行的第五轮拍卖降温更加明显,河北地区玉米拍卖出现之前没有的流拍现象,江西地区2012年玉米拍卖成交率由上一周的26.61%减少到7.94%,成交均价下滑40/吨,市场中以“好粮”著称的辽宁地区玉米成交率也由上一周的71.73%下降到50.30%,成交均价下降18/吨。

拍卖成交率下滑和成交均价下降,一是因为市场心态回归理性,每周匀速拍卖的节奏会一直提供充足的市场供应;二是因为起拍价格一直维持高价,竞拍出库之后的折算价格甚至高于贸易玉米的市场价格,抑制了市场竞拍的积极性。

现货价格趋于稳定,进入短期均衡

由于今年特殊的现货流通背景(粮源大量进入国储手中,市场贸易粮源稀少),作为现货市场风向标的港口价格较往年更早升到高位。

截至6月中旬,北方港口平舱价格在24902500/吨,突破了2013年的港口平舱价格区间,基本持平于20128月创出的2500/吨的平舱价格。与北方港口相似,南方广东港口平舱价格也已经升至高位。目前广东港口2540/吨的港口平舱价格,较20128月创出的2600/吨的高价只相差60/吨。

从以上数据看,港口平舱价格在今年6月已经走升至往年89月青黄不接时的价格水平,当下的价格水平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流通格局,在国家临储库存供应充裕和玉米需求相对平稳的背景下,现货价格已经趋于稳定,进入短期均衡局面。

综上,在临储拍卖降温和玉米现货价格进入短期均衡背景下,连玉米主力1409合约的持仓量在逐渐下降,市场追高信心不足,玉米期货价格面临回落调整。(来源:期货日报)




湖北米企期盼托市 外地大米份额扩大

2014-06-19 09:30  来源: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由于湖北省每周如期举行地方储备轮换稻谷交易,市场籼米陈稻粮源供应量充足,目前,普通早籼稻米、中晚籼米供应充足,市场需求不大,行情稳中偏弱。

上周,湖北省早籼米平均出厂价为185/百斤,与上周持平。中籼米平均出厂价为196/百斤,与上周持平。而优质籼稻因轮出不多,市场优质籼米粮源供应非常紧俏,优质籼米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据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价格监测显示,湖北省优质中晚籼稻收购平均价格为145/百斤,货源非常紧俏。优质米平均出厂价为236/百斤,一直保持高位运行。自上周江西、湖南轮出籼稻以来,省内大米加工企业都在翘首盼望湖北2013年托市稻谷拍卖。端午节后,本地普通糯米平均出厂价为250/百斤,比上周价格每百斤下降1元。

612日,湖北省粮食信息中心从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了解到,周边省份大米流入我省,本省产大米占有率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湖北省外地稻米市场销量约占市场份额40%左右,其中江西9113批发价均价为238/百斤,约占市场份额10%;安徽协优批发价均价为226/百斤,约占市场份额20%;湖南晚优批发价均价为214/百斤,约占市场份额5%;苏北杂交米批发价均价为188/百斤,约占市场份额5%。本省汉川优质籼米批发价均价为225/百斤;京山晚优籼米批发价均价为235/百斤;本地中晚籼米批发价均价为190/百斤;本地早籼米批发价均价为188/百斤。

可以看出由于湖北省本地优质籼米粮源供应偏紧,市场优质籼米价格上扬,使得本地产优质籼米与安徽、江西等地优质籼米价差缩小,再加上江西、安徽优质米口感较好,受到市场追捧,市场占有率有扩大的趋势。另外,苏北杂交米销到湖北省的价格也较低。



   

国际市场:欧盟或超美国成小麦最大出口方

2014-06-21 07:05   来源:中华粮网

2014/15年度欧盟很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小麦出口国,因为船运费率高企有助于欧盟抓牢毗邻的中东市场,并将业务扩大到亚洲地区。

船运费用上涨不利于美国对埃及的小麦出口,政治因素也对美国对伊朗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欧盟、乌克兰和俄罗斯则趁虚而入,从美国手中夺走了不少市场。欧洲贸易商称,国际粮食贸易不存在十拿九稳的市场。对非洲以及中东买家来说,从美国进口谷物的海运成本上涨,因此对美国出口不利。以约旦为例,10年前该国进口的小麦几乎全部来自美国,而现在价格低廉的黑海小麦更有竞争力,约旦买家根本不看美国小麦。

美国与伊朗的政治关系紧张也不利于美国的小麦销售。两国长期出现政治摩擦导致伊朗只有别无选择时才会考虑进口美国小麦,因此一位欧洲贸易商称,伊朗与美国长久以来的政治冲突意味着伊朗只有别无选择时才会从美国进口小麦,这也使得欧盟(主要是德国)坐收渔利。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4/15年度美国小麦出口量为2,520万吨,这是5年来的最低水平;2014/15年度欧盟小麦出口量预期为2,800万吨,这是历史第二高点,仅低于2013/14年度的历史纪录3,000万吨。

1980年代初期时,美国小麦出口曾达到每年4,800万吨的顶峰。但是自那之后就每况愈下,出口呈现长期下滑态势。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欧盟小麦在世界市场步步崛起,除了传统小麦出口国法国和德国以外,罗马尼亚也加入了小麦出口国的行列。欧洲贸易商称,近几年罗马尼亚小麦出口大幅提高,因为跨国公司增加采购罗马尼亚小麦。

2013/14年度罗马尼亚成为埃及主要的小麦供应国。就2014/15年度来说,由于罗马尼亚地理位置靠近土耳其等国,因此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前景也十分乐观。

美国谷物饲料贸易协会(GAFTA)的独立咨询顾问莎拉·奈汀格尔女士表示,土耳其的干旱天气导致小麦减产,因此需要进口小麦来满足面粉加工及面粉出口行业的需求。她预期罗马尼亚将成为土耳其的主要小麦供应国。

由于美国已经痛失中东地区的许多传统市场,下一个激烈角逐的地区可能是亚洲。

美国杰弗瑞巴奇公司的资深分析师萧恩·迈克坎布里奇称,美国小麦出口的市场份额在减少。今年欧盟的竞争更加咄咄逼人,而且黑海地区的出口竞争力也很强。他补充说,亚洲买家一直试探着采购黑海小麦,这与前几年埃及发生的情况类似,美国是传统的头号供应国,但是一年年过去,现在却只能沦坐次席。

就亚洲买家而言,韩国饲料加工厂也越来越多把目光投向欧盟以及黑海小麦。韩国一家大型饲料加工厂的消息人士表示,目前我们预计欧洲和黑海地区的小麦供应将会提高,因为听说当地谷物丰产。实际采购要考虑到全球产地,供应商通常在最后一分钟才根据当时的价格决定小麦供应的产地。全球产地包括东欧、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美国小麦行业看来对失去头号小麦出口国地位安之若素。美国小麦协会海外运营处副总裁文斯·彼得森表示,美国已经不再是全球头号小麦出口国,这是预料中的事情。只要还能把美国小麦卖出去并卖上好价钱,当不当头号出口国也没关系。美国仍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和撒哈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拥有市场销售潜力。

迈克坎布里奇称,我们有自己的传统客户基础,只要美国小麦与其他地区的小麦价差没有太大,这些客户会一直采购我们的小麦。美国在一些市场也有地理优势,尤其是南美和中美地区。现在的问题是,除了这些市场之外,美国小麦很难跟其他供应国竞争。(来源:99期货)



亚洲大米现货市场一周述评(6月16日-6月20日)

2014-06-23 10:50   来源:中华粮网

截至6月20日的一周,亚洲大米现货价格涨跌互现,变化不大。 美国农业部本月预测2014/15年度全球成品大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4.807亿吨,略高于2013/14年度。此外,美国农业部预测2015年全球成品大米贸易量将达到创纪录的4150万吨,比2014年提高1.5%。2014/15年度全球大米平均单产将达到每公顷4.44吨,略高于上年。全球大米消费量预期为4.822亿吨,比2013/14年度提高1%,并且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14/15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将达到1.107亿吨。

本周没有泰国大米的出口报价,因为泰国通过政变上台的军政府冻结了大米出口,对国内大米库存进行清查。上周五,泰国5%破碎率大米报价为每吨385美元左右。

泰国军政府暂停大米出口的原因在于财政部报告说有290万吨大米库存不翼而飞,因此军政府宣布冻结大米出口,对1800个存放大米的粮库进行检查。不过泰国商业部否认了财政部的说法,宣称所谓不翼而飞的大米是在从加工厂运送到粮库的途中。

据路透社报道,泰国农业以及农业合作银行提前五天向稻农支付了所有拖欠的大米货款。军政府还宣布将在2014/15年度向稻农提供每公顷3,125泰铢的补贴,约合96美元。另据彭博社报道,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TREA)担心劳工短缺以及国储大米库存降低,可能导致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上涨。 周五,印度5%破碎率大米报价为每吨440美元,和上周持平,比上月高出15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5美元/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印度今年将继续成为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全印大米出口商协会将印度大米出口获得成功的因素归为三类:1)巴斯马蒂大米质量优异,2)大米播种面积在全球力拔头筹,3)非巴斯马蒂大米的定价有竞争力。

印度政府计划将500万吨政府大米库存投放到公开市场,以防止大米价格上涨。市场担心厄尔尼诺导致印度今年季风降雨不足,进而导致大米供应降低。

周五,越南5%破碎率大米报价为每吨410美元,比上周高出5美元,比上月也高出5美元,比上年同期高出30美元。

越南食品协会(VFA)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1日到6月12日,越南大米出口量为260.5万吨,比上年同期低了26%。大米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433美元,FOB,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美元/吨。另据路透社报道,越南还敲定了和马来西亚的一笔大米出口合同,数量为20万吨。

周五,巴基斯坦5%破碎率大米报价为每吨445美元,比上周下跌5美元,比上月高出20美元,比上年同期高出15美元。

巴基斯坦全国空间委员会(SUPARCO)的数据显示,2013/14年度(7月至6月)巴基斯坦成品大米产量预期为700万吨,播种面积为287.9万公顷。



郑麦9023助力湖北小麦万亩片创高产纪录

2014-06-16 10:18   来源:中华粮网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7位专家近日对湖北襄樊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了测产验收,经实地检测,该地亩产达542.9公斤,再创湖北小麦单产新纪录。

数据显示,今年小麦高产创建面积11083亩,位于襄州区古驿镇,涉及7个村、31个村民小组、1761户。片区中好、中、差田块分别占10%、60%、30%,根据三块田的实收产量,万亩片加权平均标准产量为542.9公斤/亩,创造了湖北省小麦万亩高产创建新纪录。

国家专家组组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表示,今年小麦单产创纪录,是品种、田管与气候相加的结果。高产创建选择了优质高产品种郑麦9023,田间长势整齐一致,纯度高,穗大粒饱;田间管理水平较高,测土定量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长势平衡,无杂草,无病虫危害;并且,今年气候条件较好,有利于后期灌浆与收获。(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