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场大米批发行情一周综述
2014年4月20日一2014年4月26日
据市场调查,本周各大粮油批发市场大米批发价格与上周相比继续保持稳定,各品种均变动不大,具体批发价格如下:2013年早籼米市场批发价1.94一1.98元/斤;陈早米市场批发价格1.88一1.90元/斤;2013年中杂米市场批发价1.95一2.00元/斤;陈中杂米市场批发价1.87一1.94元/斤;2013年晚杂米市场批发价2.00一2.05元/斤;陈晚杂米市场批发价1.95一1.98元/斤;2013年两优米市场批发价2.15一2.25元/斤;晚优米市场批发价2.20一2.35元/斤;2013年云梦产珍珠糯米市场批发价在2.95一3.02元/斤;黑龙江产长粒香粳米市场批发价2.55一2.75元/斤;圆粒型在2.45一2.55元/斤。
分析认为,虽然临近五一劳动节,但市场成交依然不旺。且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米销量可能会逐渐减少。预计后期,大米各品种可能会出现价格稳中偏弱、成交量略有下降的走势,但大涨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将稳中有升
2014-04-21 08:35 来源:中华粮网
4月2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京召开。大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以及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禽蛋、奶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分品种展望报告,标志着中国特色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取得成效,开启了提前发布市场信号、有效引导市场、主动应对国际变化的新篇章。
报告认为,中国农业未来面临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激活农业生产活力、科技创新主导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支持性的农业政策环境仍将持续、信息化快速发展助力现代农业腾飞的机遇,也面临着耕地资源减少质量不高、水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和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风险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虽然未来10年,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速度要略高于生产的发展速度,但中国人的饭碗将仍然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将稳中有升,其中稻谷、小麦、食糖和蔬菜产量呈稳健增长态势;水产品、牛羊肉、饲料、玉米、油料和禽蛋仍呈快速增长状态;奶类以3.5%的年均增长率将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中国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较为强劲,其中水产品、牛奶、玉米、食糖和水果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肉类、小麦、稻谷、棉花和蔬菜消费增长则较为稳健。具体而言,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率预计保持较高水平,能够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食用油生产预计将稳步增长,进口将有所下降,未来大豆进口增速将明显放缓,至2023年大豆进口量为7300多万吨;棉花受比较效益下降、国家主动调整政策等影响,生产面积和产量预计将呈下降趋势,消费缓慢增长;食糖消费预计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由于产量增长不快,自给率有所下降;肉类产量增长略低于消费增长,进口预计将会增加;奶类生产增速放缓,进口将继续增加;禽蛋、蔬菜和水果的加工消费预计增长速度较快,总体上将延续贸易顺差的格局;水产品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水产养殖,世界贸易领先地位继续保持;饲料产量增长主要来自配合饲料,年均增幅为2.3%,饲料消费会稳步增长。总之,农业将继续为中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粮食和食物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据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介绍,农业展望是应用现有信息判别未来农业走势的技术工作,其核心内容是发布农产品供需信息,释放农产品市场变化信号。而召开农业展望大会、发布农业展望报告,是世界农业大国及国际组织管理服务农业、调控农产品市场、引导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高端市场化工具。为大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工作,农业部成立了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组建了粮、棉、油、肉、蛋、奶及蔬菜、水果等18个(类)农产品的分品种市场分析师队伍;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大力开展农业信息监测预警理论与技术研究,构建了中国农业监测预警模型系统,建立起系统性监测预警技术支撑条件。本次会议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是由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牵头,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部信息中心、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农业展望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该领域专家智慧的结晶。(来源:农业部)
临储大豆竞价销售有望提前启动
2014-04-24 08:43 来源:中华粮网
记者23日获悉,国家近期将在东北产区启动临储大豆竞价销售。据消息人士透露,此次临储大豆竞价销售总量在300万吨左右,大豆生产年份为2011年,竞价销售预计在五一假期之后开始。
我国已连续多年在东北产区实施临储大豆收购政策,2013/2014年度临储大豆收购价格为4600元/吨,收购将于今年4月30日结束。
“在本年度临储大豆收购结束之前,临储销售启动的可能性不大。”上述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之前,市场传言临储大豆竞价销售最快或下周启动,但目前来看,至少要到五一假期之后了。
去年临储大豆竞价销售直至8月8日才正式开始,当年共进行了9次临储移库大豆竞拍,累计拍卖451.14万吨,实际成交242.93万吨,成交率为53.85%。
“今年大豆竞拍可能比去年提前三个月。”大连大豆贸易商马成军认为,这一变化值得市场玩味。
据记者了解,此次大豆竞价销售消息传出,恰逢国内大豆进口商“违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在此之前,市场传言国内大豆进口商因信用证开立问题或面临集体“违约”,总计约有200万吨进口大豆面临“洗船”,“违约”企业包括山东晨曦集团、日照昌华集团等大豆主要进口贸易商。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62万吨,略低于2月份的481万吨,也低于此前预估的510万吨,但较去年同期的384万吨增加20.3%。2013/2014年度前六个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296万吨,上年同期为2560万吨,同比增加28.8%。
“国内大豆进口逐年增加,与大豆贸易融资关系密切。”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据了解,与铁矿石、铜等工业品类似,近几年,国内有不少农产品贸易商参与进口贸易融资,而其中又以大豆和棕榈油贸易融资为主。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大豆进口数量连年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
此前,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曾透露,2014年大豆市场目标价格确定为4800元/吨。这意味着2014/2015年度国内大豆产业政策将从之前的临储收购转为目标价格补贴,运行多年的大豆临储收购将淡出市场。
除了临储大豆竞价销售开始时间之外,此次竞价销售价格如何确定,也被市场人士密切关注。“今年提前三个月开始大豆临储竞价销售,也与国内大豆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有关。”马成军认为,参照目前东北产区4600元/吨的收购价格和去年黑龙江2010年产大豆竞价销售情况,预计此次黑龙江产区大豆竞价销售价格在4000—4300元/吨之间。(来源:期货日报)
全球高粮价背后的资本之手
2014-04-23 08:44 来源:中华粮网
在世界气候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全球粮食价格却一路上扬,真有点唐突。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公布的谷物价格指数,3月平均为205.8点,与2月相比上涨多达10个点,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同样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消息,去年世界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24.79亿吨,比2012年增加7%。
按正常的经济规律,全球近年来并无大的自然灾害、战争和瘟疫,粮食产量又在增加,粮价应回落才是。可粮价却背道而行,仔细推敲一下,其中的“猫腻”,是资本之手在暗中操作。
首先,国际粮食投机家借局部地区自然灾害和不安定因素做空粮食市场。他们利用人们对影响美国冬小麦的干燥天气条件、巴西的不利天气以及黑海地区紧张局势的担忧,大肆渲染紧张空气,营造出“供给可能不足”的预期,然后乘势调整仓位和操作方向,导致粮食价格飙升,进口强劲。要知道,这些投机者在过去10年中占据了大片廉价农业用地,试想,全球粮价大涨,他们的收益又会是多少倍?且不说有学者预计未来20年基本粮食产品的价格将上涨一倍。
其次,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放宽,全球资金总体宽裕,特别是美国行将收缩QE3,那些大量流出新兴市场资金瞄准了粮食这个大宗投资品。在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投机资金是主力,投资资金的博弈,不仅推高粮价。同时还在股市、债市和黄金市场兴风作浪。热钱一天没有好去处,国际粮食市场就一天不得消停。
再次,美国在玩粮食美元的把戏。在石油美元的战略地位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峻挑战后,美国转而推行粮食美元的战略,利用其现代农业系统建立在人少地多、资本充裕的资源条件上,依靠国家战略支持,在产业资本和垄断寡头联手推动之下,通过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高度组织化操作,再通过商品化和政治化“包装”,形成了一个从生产到出口的集中、高效、低价的粮食体系,在关键农产品领域(如大豆、玉米、饲料、小麦和油籽)占据了全球主导地位,逼迫粮食进口国以美元结算。2012年夏,美国就曾借旱情将使粮食减产大做文章,制造全球粮食恐慌,将缺粮国家死死地套在粮食美元的绞索上。
自古以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都是商人囤积居奇的投机品。垄断粮食等农产品,既可以牟取暴利,也可以控制政治局势。所以,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人。”这就是“粮食武器化”最经典的表述。当今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业内称之为ABCD四大粮商。这四大粮商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在全球粮食市场呼风唤雨。同时,“四大”又在现货和期货交易等金融领域双管齐下,两边下注,在传统意义上垄断全球粮食市场的同时,还与控制定价权的金融力量暗中勾结,甚至直接成立具有影响力的基金公司,联手参与金融交易。
在以上这四股资本力量的操纵之下,全球粮食市场焉能安生?粮食的属性正在嬗变,离基本的食用属性渐行渐远,粮价自然也就愈发背离基本供求关系。
一位对冲基金经理道出了实情:即使在美国的监管交易所,粮食监管也只占业务的一小部分,所有小麦合同的64%在投机者手里,他们对小麦没有任何兴趣,拥有小麦合同纯粹是为了抬高价格,再出售合同。
由于资本绑架粮价,“粮食金融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涉粮金融衍生品也风生水起,其疯狂炒作已构成国际粮价持续走高的主要因素。在资本狂潮的裹挟下,粮价正游离其正常的价值规律之外,成为“金融创新”的一道风景。那些巧立名目的“迷宫式”投资组合令人眼花缭乱,一头雾水,稍有不慎,即被其“套牢”。而擅长玩弄金融把戏的对冲基金等机构,长袖善舞,在这种“金融创新”中获取了最大利益。2012年,全球投资巨擘高盛公司通过投资粮食,赚取了4亿多美元,推动高盛全年利润增长。这笔收入,激起了世人关于银行从全球粮食危机中获利的激烈争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国际粮价如何涨跌起伏,投机者总是赚得盆满钵盈。而本应占据市场主体地位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却成了弱势群体,任凭资本宰割渔利。粮价上涨时,迫切需要粮食进口的国家用最高价才能购得有限的粮食;粮价下跌时,谷贱伤农,生产者“多收了三五斗”,增产却不能增收,还要承担价格下跌的损失,无形中侵蚀了全球粮食安全的根基。
粮价在资本操控之下,小事件能酿成大波动,区域性波动又能引发全球性震荡,蝴蝶效应毕现。比如2013年大米贸易引发泰国政治危机,还波及中国高铁出口。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大米是泰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标志物,泰国经济最重要的命脉。然而,英拉政府的大米垄断政策,却将泰国的农业经济引入了困惑和恐慌。有时投机抓住的不一定是机会,企图控制市场往往会招致市场的报复。
要想阻遏资本之手推高粮价,作为粮食消费大国,中国非得格外小心并保持高度警惕不可,粮食安全要靠自己,饭碗不放在别人的灶台上。(来源:上海证券报)
USDA: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玉米进口国
2014-04-24 08:32 来源:中华粮网
美国农业部报告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玉米进口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该报告预计,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将在2017年超过当前排位第三的韩国、2019年超过当前排位第二的墨西哥,并最终在202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中国未来十年肉类需求上升,饲料进口增长》报告称,中国目前玉米进口量约是500万吨。随着未来肉类需求上升、家畜饲料消耗量增加,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将增长至1600万吨,到2023/2024年达到2200万吨。未来十年中国将占到全球玉米新增交易的40%。
美国农业部称,中国玉米进口不断增长,将使美国玉米生产商受益最大。不过,其他玉米出口国如乌克兰、阿根廷和巴西也将扮演关键角色。
该报告预计,中国玉米进口需求有可能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2013/2014年美国创纪录的丰收对玉米市场形成压力,一些分析师预测直到2015/2016年玉米价格将持续低迷。”中国需求越强劲,越能使美国玉米价格尽早结束下降恢复上涨。”上述报告称。
目前,中国也是全球大豆的主要进口国。1995年中国大豆进口额为7500万美元,2013年则达到38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在全球市场进口大豆的份额将从65%增长至70%。
美国农业部称,在全球粮食市场上,中国作为买家的地位将不断提升,角色将越来越举足轻重,这将提升中国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影响力。据该报告,2013年中国谷粒进口量增长至1800万吨,同时中国首次成为美国和澳大利亚高粱的主要进口国。(来源:华尔街见闻)
南北粳米价差回落 “稻强米弱”格局加剧
2014-04-22 09:49 来源:国家粮油交易中心
2012年之前,南北粳米市场价差处于较低的水平。自12年起随着东北粳米价格的上扬,南北粳米价格差距也逐渐拉大。至2013年5月,两者价差也扩大至720元/吨。2014年以来,随着南方粳米价格的上涨,价差有所回落。4月中旬两者之间的价差为420元/吨。
国内粳稻产区"稻强米弱"格局加剧;当前,随着农民手中剩余稻谷数量快速减少,政策性库存所占份额较大,企业经营性库存受到挤占,粳稻市场价格持续坚挺走势。而另一方面市场粳米需求持续疲软,供应相对充裕,价格走势持续受抑。
从4月中旬开始黑龙江省各地气温持续攀升,多数地区白天温度上升到18℃度以上,随着温度快速回升春播生产进度明显加快。目前,全省水稻育苗生产已经全面展开。绥化、庆安、方正、五常、汤原、桦川等地水稻催芽育苗基本完成,农垦总局所属农场整地泡田陆续展开。
4月中旬,安徽省早稻机插秧工作陆续开展。据安徽省农机局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全省水稻机插率将达到34%,机插面积超过1000万亩。水稻机插有效节省水稻育秧环节的农用薄膜及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白色污染,节本增效、稳产高产。
我国双季稻产区降水总量与常年相仿;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我国双季稻产区降水量为正常值的91%.地区间分布略有差别。其中湖南、江西两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为正常值的69%和61%.广西、湖北两地降水量较往年充沛,为正常值的169%和159%.其中湖北地区4月的充分降水弥补了3月的不足。
江西宜春农户存售粮情况调查分析
2014-04-28 10:02 来源:中华粮网
近期,我们组织人员对江西省高安、宜丰、奉新三县农户粮食产、销、存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共调查农户27户,人数108人,耕地面积300.24亩。总体情况是:2013年粮食产量增加,户均存粮数量同比减少,售粮数量同比增加,粮价略高于上年,种粮收入有所增加。
一、户均存粮量减少
2014年4月1日农户户均存粮716.8公斤,与上年相比减少559.1公斤,减幅77.9%。存粮主要以晚稻为主,早稻基本售空。截止2014年4月1日,户均自食自用粮为755.4公斤,占粮食总产量10.3%,比上年减少129.4公斤,减幅17.1%。
存粮数量减少的原因:一是粮食收购有国家保护价做基础,农户基本是有多少卖多少,基本不留存。二是晚稻收购价格比较稳定,排除水分,杂质等降等级因素,收购价基本在2.6元/公斤左右,农户尽快出售,回笼资金。三是由于本地农户家中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农闲时在家的大部分劳动力选择本地工业园区进厂务工,家中饲养家畜的越来越少,致使农户存粮量有所减少。
从农户存粮情况调查分析:由于国家农田直补政策的落实和粮食市场行情看好等原因,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农田抛荒情况很少,农户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调查户耕地面积为300.24亩,粮食播种面积为427.68亩。存粮结构没有变化。由于7-9月份农民正是用钱的时候,早稻收获后一般就会卖掉。晚稻一般自食自用,再留部分待售,作为应急用。
二、户均售粮量增加
调查户户均售粮数量7086.2公斤,较上年度增加1904.6公斤,增幅26.9%。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57元,户均售粮收入为18197.4元。农户出售粮食的渠道多样化,本年度户均出售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4141.9公斤,占粮食出售总量的58.5%;出售给粮食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1755.6公斤,占粮食出售总量的24.8%;通过其他渠道销售1188.7公斤,占粮食出售总量16.7%。
影响农户售粮变化的原因:一是粮食产量增加,户均达7361公斤,比上年明显增加,农户售粮增加。二是市场价格一直呈下跌走势,农户怕粮食难卖,想尽快售出。三是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远大于市场价,所以农户大都把粮卖给粮站。
三、户均待售粮数量大幅下降
从调查情况看,农户在留足自食自用粮后,待售粮食较大幅度的下降。截止本年4月1日,调查户均年待售粮食31.5公斤,比上年度户均待售粮468.5公斤减少了437公斤,减幅93.3%。
临储麦投放结构再次调整 国际麦价大幅走高
2014-04-21 14:24 来源:中华粮网
摘要:随着部分区域国家临储小麦投放临近尾声,其区域投放结构再次调整,江苏地区成交率大幅下降;近期国内普通小麦市场行情在利空因素集中释放后,其跌势也逐步趋稳。国际麦价近期则处于多空因素交织阶段,题材性热点频繁转换,波动幅度明显加大。
一、新麦生长隐忧渐显 麦价跌势趋稳
进入4月份国内小麦主产区病虫害进入盛发期,发生面积明显增加,部分区域重发趋势显露;截至4月8日全国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2.1亿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1%。与此同时,今年气温偏高导致部分区域小麦成熟期提前,小麦处于抽穗扬花期间遭遇连续阴雨天气,使得赤霉病发生的风险明显加大。据全国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显示,当前河北中部、山东半岛部分地区存在轻度农业干旱;预计4月21日之前,河北、山东半岛中部地区无有效降水,旱情或将持续发展。近期国内普通小麦市场行情在利空因素集中释放后,其跌势也逐步趋稳。目前江苏宿迁宿城地区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普通白小麦挂牌收购价2550元/吨,安徽地区三等混合小麦收购均价2391.2元/吨,出库均价2453.8元/吨,河南漯河地区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挂牌收购价2500-2510元/吨,山东菏泽地区三级白小麦到厂价253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城地区小麦挂牌收购价2540元/吨。
二、临储麦成交“量升价跌” 近月合约期价波幅加大
4月16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100.819万吨,实际成交数量44.34万吨,平均成交率43.98%,较上期明显提高22.16%;成交均价2347.6元/吨,较上期下跌29.2元/吨,创下2013年10月下旬以来的新低。此次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各市场粮源的投放结构再次发生变化,其成交情况也冷热不一;其中安徽地区计划销售小麦244104吨,实际成交27991吨,平均成交率11.47%;江苏地区2013年产小麦投放187647吨,实际成交70183吨,平均成交率37.40%,创下自投放以来的新低;河南市场投放粮源382261吨,较上期增加244722吨,实际成交337836吨,平均成交率88.38%,较上期提高33.39%。强麦期价呈现冲高大幅回落态势,截至4月18日,强麦1405合约期价报收于2787元/吨,较4月11日的2837元/吨,下跌50元/吨,跌幅1.76%,期间最高价2881元/吨,最低价2770元/吨,强麦期价波幅111元/吨。
三、终端市场“粉强麸弱” 面企经营难度较大
目前面粉消费已步入季节性淡季,市场需求较为疲软,但与麸皮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相比,面粉市场行情较为坚挺。由于国内饲料养殖企业亏损较为严重,很大程度上制约其饲料原料采购,麸皮市场价格出现明显下跌,大幅降低面粉加工企业的经营利润,面粉加工企业的经营难度较大。为保证加工利润,面粉加工企业大多维持面粉市场价格,部分企业甚至上调面粉价格。在面粉终端销售疲软、麸皮市场价格连续下跌导致面粉加工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开机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部分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为保证市场占有率,维持开工情况。目前江苏徐州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140元/吨,河南周口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200元/吨,山东德州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20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140元/吨。
四、题材性热点频繁转换 国际麦价大幅走高
近期国际小麦受天气、地缘政治以及供需报告等热点题材交错影响,其市场行情阶段性走势呈现时涨时跌格局;供需宽松格局仍成为制约其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高盛集团最新发布的投资报告显示,因欧洲以及黑海小麦产量前景良好,以及美国降雨可能趋于正常,未来12个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价格将会跌至5.75美元/蒲式耳,未来3个月里CBOT小麦期货近期合约将跌至6.10美元/蒲式耳。分析机构UkrAgroConsult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15年度(7月到次年6月)俄罗斯小麦产量预期将达到5210万吨,略高于上年的实际产量5200万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2014年第二份全国作物进展报告显示,美国冬小麦作物状况小幅下滑,这对小麦市场行情走势提供有利支撑。据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15年度(4月到次年3月)全球小麦产量预期为7.108亿吨,低于早先预测的7.158亿吨,也低于2013/14年度的产量7.128亿吨。受天气因素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截至4月18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7月合约期价报收于697.5美分/蒲式耳,较4月11日的667美分/蒲式耳,上涨30.5美分/蒲式耳,涨幅4.57%;期间最高价718.2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672.25美分/蒲式耳。
五、利空因素集中释放 麦市或将迎来转机
随着国内小麦市场利空因素的集中释放,成本因素对麦价的支撑效应显现;与此同时,麦价的连续下跌已使得其前期处于高位的市场风险降低。由于主产区新季小麦的生产形势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当前麦价处于年内低点的格局下,小麦的市场投资价值已逐步显现,小麦市场行情走势或将迎来转机。
临储收购近尾声 玉米价格稳中走强
2014-04-22 13:56 来源:中华粮网
时至今日,距离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执行期限已不足半月时间,加之农户余粮逐渐减少,东北玉米市场价格稳中走强;华北玉米价格上涨势头“盖过”东北,并蔓延至南方销区;国际玉米市场多空因素并存,其价格涨跌互现。
一、国内市场
(一)收购情况
1、东北产区:目前,随着临储玉米收购接近尾声及市场可流通粮源继续减少,东北玉米市场购销活动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其价格大部分平稳,局部走强。同时,农户春播工作陆续展开,贸易商收购热情降低。
截止4月21日,长春大成公司停收玉米;榆树中粮新产三等玉米挂牌价(单位:元/吨,下同)2240,周比上涨20;吉林燃料乙醇2180,持平;青冈龙凤2120,涨80;通辽梅花2240,持平。
2、华北产区:目前,河北、山东粮源大量集港以及用粮企业前期低库存补库需求推动华北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截止4月21日,山东深加工寿光金玉米新产三等玉米挂牌价2304,周比上涨44;滨州西王2300,涨60;盛泰药业2300,涨44;英轩酒精2310,涨70。
3、南北港口:目前,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步抬升。截止4月21日,锦州港玉米主流收购价2330-2340,周比上涨20;鲅鱼圈2340,周比持平;本周,到港粮源主要来自黑龙江和内蒙古,我省及辽宁因农户忙于春耕,玉米到货量下降;广东港口15%水分优质粮源主流价格2380-2400,周比上涨20。预计未来广东港仍将以上行为主,但幅度受需求的限制。
(二)影响因素
1、东北玉米收购接近尾声,优质玉米稀缺再度体现。从东北玉米收购(包括临储)进度来看,目前已接近尾声。与此同时,虽然4月中旬至5月份将会出现一波自然晾晒粮源上市高峰,但数量可能低于去年同期,且优质玉米稀缺的问题依旧隐约可见。此外,伴随气温的回升和土壤墒情转好,东北的春播工作已由南至北陆续展开。
2、华北粮价强劲反弹,有限需求背景下涨势难续。自4月份开始,河北、山东地区粮价再度大涨,个别地区几乎按照每两天20元/吨的价格上行,与3月末低位相比,多地玉米价格累计涨幅达到50-100元/吨,其中尤以玉米主要消费区域----潍坊等地为最。我们分析认为,此轮华北粮价大涨主要与前期价格超跌,用粮企业已将库存压制极限,而河北甚至山东地区低价粮源逐步流向辽宁港口以及外省导致市场货源供应短时紧缺有关。不过,在4月份国内饲料消费需求继续呈现缓慢恢复态势以及华北粮源在南方销区逐步渐失比价优势的情况下,这种涨势难以持续。
二、国际市场
近日,国际玉米市场价格在窄幅区间互有涨跌。涨: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玉米播种工作耽搁,玉米出口需求旺盛;跌:主要原因就是未来一段时间天气有望改善,全球玉米供应充足。
截止4月18日,美国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5月玉米合约价格为4.95美元/蒲式耳(折合人民币1208元/吨),周比下跌0.8%;7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227.3美元/吨,合人民币1400元/吨,周比下跌0.1%;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070元/吨,下跌0.5%,比去年同期跌234元/吨,跌幅10%。
本周,国际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美国玉米出口以及美国中西部地区春播条件上。截至2014年4月10日的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没有装运玉米。另据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到4月3日,美国对中国大陆售出的玉米尚有110.21万吨有待装船。此外,市场认为美国对未知目的地售出的486.57万吨玉米中,也有一部分是销往中国大陆。中国质检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中国已经至少退运了90.88万吨含MIR162转基因成分的美国玉米。
美国玉米,同时,美国农业部发布全国作物进展报告显示,截止到4月13日的一周,美国全国玉米播种进度仅为3%,因为低温天气导致许多地区的农户未能下田作业。这一播种进度略高于去年同期的2%,但是低于五年同期的播种进度6%。
三、后期市场走势分析
目前,距离临储玉米收购政策结束的日期越来越近,国内玉米市场供需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预计伴随东北地区春播活动的陆续展开,农户售粮活动逐渐减少,粮源收购难度同步增加,其价格有望继续稳中走强;而华北(河北、山东)地区玉米价格强劲反弹再度发出北方主产区玉米价格见底的信号,期间价格继续承压的河南产区后期也有望受益。不过,在当前国内饲料消费整体复苏有限的情况下,预计华北玉米价格涨势或逐步放缓。同时,随着4月步入下旬,稻谷、玉米等临储谷物拍卖消息也将是我们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区域行情:4月25日湖北地区菜油行情止跌企稳
2014-04-25 11:12 来源:中华油脂网
据市场监测,4月25日,湖北菜油价格行情止跌企稳。宜昌当阳地区国产四级菜油出厂价格8300元/吨,宜昌储备库国产四级菜油出厂价格8500元/吨。荆州沙市地区国产四级菜油出厂报价8400元/吨。荆门周边地区周边地区国产四级菜油出厂价格8500元/吨。襄阳老河口奥星公司四级浸出菜油出厂报价8300元/吨,进口一级菜油出厂报价8100元/吨。潜江地区菜油暂不对外出售。
行业观点:小麦趋弱运行 油脂延续反弹
2014-04-21 15:48 来源:中华粮网
小麦价格仍将平稳趋弱运行 尽管各地区普通小麦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但优质小麦行情仍然坚挺,主要是市场优质粮源偏少。从市场需求来看,后期总体虽然仍有继续放缓的趋势,但对优质粮源的占有,仍然是小麦贸易市场的重点。当前制粉企业面粉和麸皮出货量平缓,对原粮的需求依旧疲软,后期市场仍然缺乏转折点,预计小麦价格仍将平稳趋弱运行。
国内油脂市场或延续反弹 目前国际市场厄尔尼诺天气炒作日益升温,美豆偏强运行,而国内油脂库存增减变化较为平稳,预计国内油脂市场有望延续震荡反弹态势。不过国内油脂消费疲软,油厂开机率提升,或将抑制其上行空间。具体来看,豆油方面,短期看来,美豆旧作库存偏紧的现状有望继续刺激豆油走高,受外围市场提振,国内豆油或维持偏强运行态势。菜油方面,短期国储菜油拍卖仍市场影响菜油市场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菜粕市场近期稳中偏强,而菜油疲弱,油厂挺粕意愿较强,也将抑制菜油走势。
谷物快讯:中国3月小麦、大豆进口数据
2014-04-22 11:46 来源:中华粮网
中国3月小麦进口数据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3月小麦进口量为538950吨,同比增涨86.27%,均价为317.84美元/吨,其中澳大利亚小麦325684吨,美国小麦82266吨,法国小麦54700吨,加拿大小麦38257吨,哈萨克斯坦小麦38043吨。年初迄今共进口1843297吨,同比增涨166.67%。
3月份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20.4%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3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462.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0.4%,一季度累计进口1534.6万吨;3月份豆油进口量为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5%,一季度累计进口27.4万吨;3月棕榈油进口量为45.2万吨,同比减少23.5%,累计进口量为157.5;3月份进口菜籽油12.3万吨,同比减少21.2%,一季度累计进口27.4万吨。
2014年3月大米进出口统计
2014-04-24 16:32 来源:中华粮网
据我国海关数据统计,2014年3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5.225万吨,同比减少11.566万吨,减幅43.2%。1-3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49.093万吨,同比减少20.13万吨,减幅29%。2014年3月我国大米出口量为0.7014万吨,同比减少5.872万吨,减幅89.3%。1-3月我国大米出口量为3.1196万吨,同比减少13.5854万吨,减幅81.3%。
俄罗斯禁止三年内种植及进口转基因大米
2014-04-25 10:44 来源:中华粮网
俄罗斯政府表示,政府已经禁止未来三年内种植转基因大米,因为缺少认证设施。俄罗斯曾计划从2014年7月份允许种植转基因大米,作为俄罗斯进入WTO的承诺之一。
但是俄罗斯总理本周表示这一日期推迟,因为基因试验室不完善,难以符合认证要求。在转基因风险得到完全评估之前,俄罗斯不会允许种植转基因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