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场大米批发行情一周综述
2014年3月30日一2014年4月5日
据调查,本周武汉市各大批发市场大米批发价格与上周相比保持基本稳定,各品种均变动不大,具体批发价格如下:2013年早籼米市场批发价1.95—2.00元/斤;陈早米市场批发价在1.88—1.95元/斤;2013年中杂米市场批发价1.98—2.02元/斤;陈中杂市场批发价1.90—1.95元/斤;2013年晚杂米市场批发价2.00—2.06元/斤;陈晚杂市场批发价在1.95元—2.00元;2013年产两优米市场批发价2.18—2.28元/斤;晚优米市场批发价在2.25—2.38元/斤;2013年云梦产珍珠糯米市场批发价3.00—3.05元/斤;黑龙江产长粒香粳米市场批发价2.55—2.70元/斤;圆粒型在2.40—2.50元/斤。
分析认为,由于供应充足,大米各品种批发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波动不大。预计后期,随着中晚稻原粮价格的趋稳且数量逐渐减少,现货市场大米价格将会得到支撑。
国粮局:2014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点
2014-04-03 08:55 来源:中华粮网
2014年,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粮食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守住底线,加快发展”的要求和“一大战略”“五项改革”“两项工程”的目标任务,大力开展“监管能力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强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切实履行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职责。
一、大力开展“监管能力提升年”活动
开展“监管能力提升年”活动,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监管体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和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体系建设。继续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稳定和加强监督检查机构,落实人员编制、配备执法工具,保障工作经费。尚未建立执法队的力争有较大突破。
(二)提升监管手段。分类分步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信息化试点省份,要全力配合国家粮食局搞好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试点,探索粮食库存可追溯动态监管;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省份启动粮食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省内个别地区先行先试,摸索经验;已实现办公自动化,具有信息化工作基础的省份,要加快推进粮食库存检查、检查工作日志、监管对象档案信息管理、诚信评价、案件查处等工作的电子化,为下一步推进动态信息系统建设打好基础。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设备厂家的沟通配合,加快粮油库存检查装备的研究开发。
(三)强化监管队伍。组织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专业人才库人员培训,大力开展执法资格和执法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立国家和地方“案件核查人才库”,从国家和省级粮油库存检查人才库中遴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承担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
(四)提高监管质量。进一步突出监督检查工作的问题导向,对库存检查、专项检查、例行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开展整改“回头看”,能现场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马上整改的要明确整改期限,确保整改到位。加大处罚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对违规企业依法依规处罚到位。加强行政层级监督,日常监管工作由本级负责,案件查办以上级为主,加强监管效能的对上调度,确保监管信息上下畅通。
二、扎实开展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检查
(一)强化政策性粮食收购检查,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开展粮油收购“五要五不准”守则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综合采取全面检查、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等有效方式,严肃查处打“白条”“转圈粮”、压级压价或抬级抬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粮食企业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
(二)强化对政策性粮食出库的检查,守住“吃粮买得到”的底线,保护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加大“出库难”问题的整治力度,加强与粮食批发市场、中储粮分支机构的沟通,及时掌握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和出库动态,督促承储企业自觉履行出库义务,严肃查处掺杂使假、拖延阻挠出库、索取不合理费用等违规行为。
三、进一步强化粮油库存监管
(一)扎实有效做好全国粮食库存检查。严格按照国家粮食局等4部委《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国粮检〔2014〕25号)要求,对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含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储存粮和国家临储进口粮,下同)、地方储备粮,以及国有粮食企业的商品粮库存的数量、质量、储存安全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检查责任,做好统计数据的分解登统,切实整改发现的问题,落实检查工作经费,严格执行保密制度规定,确保检查质量和效果。
2014年国家委托天津、黑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云南、陕西、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市)省级和市(地)级粮食部门对中央储备粮库存实行在地检查,对辖区内的国有粮食企业库存进行全面普查。受委托省要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委托省级和市(地)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检查辖区内中央储备粮库存的通知》(国粮检〔2014〕27号)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委托检查工作顺利完成。
(二)开展油脂库存专项检查。选择部分省份开展政策性植物油库存专项检查。专项检查主要由省级粮食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国家有关部门适时开展督查或抽查。
(三)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储备粮油库存检查,大中城市要加强对应急储备成品粮油库存检查,进一步规范库存管理。
四、全面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
(一)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粮食收购、加工、运输等活动的监督检查,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对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粮食最低和最高库存量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建立健全粮食经营者信息档案,实现监管档案全覆盖。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日志制度,强化层级监督。
(三)组织好粮食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评价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适时推广。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探索建立粮食经营诚信体系,探索黑名单制度,逐步实现对粮食经营者分类监管。
五、加大涉粮案件的查处力度
(一)加强对媒体舆情的搜集、研判,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涉及政策性粮食购销、出库和库存管理等方面案件加大查处力度。突出治理政策性粮食收储中的打“白条”“出库难”“转圈粮”和“顶包油”等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二)进一步规范案件受理、查办、结案等工作程序。及时受理涉粮举报投诉。建立案件受理查办信息上报和案件通报制度。重点案件由上级部门直接组织查办,查办结果及时上报备案。重大典型案件要及时通报,形成威慑和警示。
(三)加强案件卷宗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案件评审工作。剖析典型案例、探索发案规律、总结办案经验,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
六、继续开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各地要依据标准严格审核,做好第四批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推荐工作。组织好示范单位工作经验的总结交流、宣传推广工作,切实发挥示范单位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对前三批示范单位工作的指导和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要退出示范单位行列,考核结果上报国家粮食局。
此外,各地要切实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信息报送要及时、准确,突出本地特点,为更好地开展监督检查各项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来源:国粮局)
陈锡文:中国农产品需求增速快于供给
2014-03-31 09:48 来源:中华粮网
“三农”问题最突出地集中在四个字上:粮、钱、地、人。
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校友会举办的“关注‘三农’和城镇化”的报告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如是概括。
他说,关于粮食,唯有解决好吃饭问题,才能发展;对于资金,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对于土地,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既要保证粮食安全,又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对于农民,未来大部分出路在于城镇化,要考虑如何在城市落户。
从2004到2013年,中国实现了粮食总产量的“十连增”。在这一时间段,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由2936元提高到8896元,但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达到3.33:1的高点,随后逐年下降至2013年的3.03:1。
陈锡文表示,中国的农业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在粮食问题上,往往是十连增掩盖了实质性矛盾。比如,目前就存在一个悖论:国内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进口持续增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国内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仍然高于国内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增加。陈锡文认为,原因有四个:
一是,中国目前的自然增长率为4.95%。,也就是每年国内增加600万~700万。这部分增加的人口自然增加了需求;
二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对农产品消费水平的增加,尤其是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农产品增长更快。这部分食物需要大量粮食来转化;
三是,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这部分群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肉蛋奶来满足需求。目前这一群体有2亿;
四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粮食的用途不断多元化。各种使用粮食为原料的工业也越来越多。最突出的就是生物燃料。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每年新增300亿斤的粮食仍然无法满足需求。
面对“十连增”和粮食进口持续增加的事实,也有人质疑“十连增”的真实性。陈锡文认为,这些统计的数据是可信的。(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粮斥资15亿美元收购来宝股权
2014-04-02 09:59 来源:中华粮网
据报道,中粮将初步支付15亿美元收购来宝集团(Noble Group Ltd)子公司来宝农业(Noble Agri)51%的股权,此次交易为全现金交易。中粮与来宝将创立合资公司。
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将担任来宝农业的董事长。来宝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Richard Elman将担任来宝农业副董事长。来宝农业交易估值为2014年来宝农业账面净资产的1.15倍。厚朴基金牵头投资团将作为少数股东与中粮持有来宝农业股权。(来源:彭博社)
全国主产区粳稻最低收购量再创新高
2014-04-04 14:52 来源:中华粮网
中储粮总公司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粳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结束,全国主产区累计完成粳稻托市收购1357.57万吨,收购数量再创历史新高,有效防止了农民“卖粮难”现象。
稻谷和小麦是我国主要口粮品种,为落实中央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求、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针对去年以来国内粳稻价格低迷的情况,国家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河南等6个粳稻主产省启动了粳稻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国家首次启动粳稻托市收购。
中储粮总公司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粳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结束,中储粮总公司累计完成粳稻托市收购1357.57万吨。其中,黑龙江1062.45万吨,江苏135.25万吨,吉林74.9万吨,安徽48万吨,辽宁35.1万吨,河南1.87万吨。收购数量为最近一次启动时2008年收购量的2.6倍,再创历史新高。
据介绍,在秋粮收购面临的仓容不足、监管压力巨大等情况下,中储粮总公司紧急落实国家下达的200万吨简易罩棚仓建设计划,在3个月时间完成建设并投入秋粮收购。作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中储粮进一步完善对委托收储库点的监管流程和手段,并在收储矛盾较大的地区,开展租库收储,引导农民均衡售粮,做到应收尽收,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满足了农民售粮需要。(来源:新华网)
大米走私进口将受打击 籼米市场有望受益
2014-04-02 09:23 来源:中华粮网
大米走私从未停止
资本是逐利的,哪里有利润,哪里就可以看到资本的身影。以往,我国工业比较落后,国家为发展工业,实行了以农补工等政策,农产品价格定价偏低,很长一段时间里低于国际价格,大米价格也是如此。在2011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大米价格大都低于泰国和越南等国,导致大米走私出口屡禁不绝。特别是2008年,国际大米价格一度暴涨至每吨1000美元以上,高于国内大米价格一倍以上,出口利润暴增。边贸大米走私出口因此十分猖獗,媒体上也屡见查获走私出口大米的报道。由于以往很多年份国内稻米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大米的非法出口加重了国内的供求矛盾,增大了国内稻米市场的上涨压力。
随着国内粮价的持续不断上涨、国际大米价格的持续走低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等因素,2012年以后,我国粮食价格逐渐成为世界“高地”,内外价差大幅拉大,进口利润快速上升,粮食进口也是急剧增长。以大米为例,我国普通籼米自2011年四季度超越越南大米价格后,2012年以来与越南等国大米入境后的价差经常在400元/吨左右,高的时候达600元/吨以上,大米进口利润大增,导致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急剧增加到231.6万吨,较上年大增3.1倍,为2000年以来最高值。2013年大米进口继续稳定在200万吨以上,达到了224万吨,为本世纪以来的次高值。在海关统计的大米进口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大米走私也由非法出口转为非法进口,且日益猖獗。业内普遍认为,2012年以来,走私进口的大米数量不低于从海关进口的数量。2013年我国进口大米的三分之二来源于越南,越南也成了大米非法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今年3月中旬,越南工贸部表示,2014年前2个月,越南大米通过正常贸易对中国出口量跌幅较大,而大米边贸出口量是正贸出口量的3倍,可见边贸大米走私之严重。大量的进口大米流入国内,已经影响到我国稻米市场的健康运行。同时,在我国稻谷持续丰收的情况下,也加大了国内大米供应压力,特别是大量掺兑进口大米的出现,严重扰乱了了国内大米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显著拉低了国内大米的价格,而籼米市场因种种原因受到的冲击最大,导致其价格自2012年以来持续低迷。同时,非法进口的大米,由于其未经检验、检疫,携带有害生物的可能性很大,也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预知的危害。
农产品走私将受重点打击
为避免进口粮食无序流入带来的各种危害,将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党中央高瞻远瞩,未雨绸缪,适时提出了“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方针。今年两会结束不久的3月中旬,海关总署就开始部署在全国海关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粮食、冻品类、食糖、棉花、食用油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饲料等商品的走私犯罪活动。这是海关总署深入贯彻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具体落实。随着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的开展,可以预见,今后包括大米在内的粮食走私活动将会大为收敛。同时,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方针,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作为我国主要口粮的小麦与大米的进口量也可能会有所放缓,大米的进口量近年内将很可能难以超越2012年的水平。从今年1月份大米进口情况来年地,放缓势头初步显现。1月份我国大米进口下降到20万吨,较上年同期约减少10万吨,减幅达33%。即使全年从海关进口的大米数量与上年基本保持不变,由于走私大米数量的减少,大米进口总量也将会有所下降。
籼米走势或将好于上年
无序进口的走私大米有望减少,进口大米所带来的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有利于大米市场秩序的恢复,而受益最大的将是籼米。一方面,走私大米的价格较低,对处于相同价位的籼米影响更大。海关数据显示,近期越南、巴基斯坦等地的大米到岸价仅约3200元/吨。走私大米的数量将减少,籼米的供应压力也自然有望较上年下降。另一方面,走私进口的大米大部分从陆地边境流入,主要为越南大米。与其接壤或邻近的省份也主要是籼米的产区或销区。走私大米的减少,这些省份的籼米销量有望增加,籼米价格自然会有所提振。
同时,2013年中晚籼稻产量较上年小幅下降,据推算,减产约170万吨,一定程度也减轻了中晚籼稻的供应压力。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和托市收购量的大幅增加,更是市场流通粮源大幅减少。截止南方中晚籼稻托市收购期结束,单江西与安徽两省的中晚籼稻托市收购量就将近600万吨,整个中晚籼稻产区托市收购量应在1000万吨以上。在临储籼稻未轮出的情况下,市场供应压力较上年将大幅减轻,利于籼米市场平稳向好。
另外,铁路运费的上调也将部分抵销东北米入关补贴所带来的冲击,利于籼米市场的稳定。
在进口大米总量有望减少等利好因素的作用下,预计今年籼稻市场的低点高于上年的可能性较大。上年籼稻的价格基本没有高过2013年的最低收购价。而2月份公布的2014年生产的籼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又较上年提高了3元。因此,即使考虑最悲观的情况,今年籼稻价格的重心高于上年也将基本可以确定。
需求疲软弱于供给下降 国内麦价一季度走低
2014-04-01 14:58 来源:中华粮网
摘要:一季度受制于制粉需求疲软及饲养需求处于低位,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弱势运行,市场购销不温不火,麦市缺乏明显的亮点,作为粮源供给主渠道的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其成交情况不如上年同期。而国际小麦则在热点题材的推动下走出近年来最好的一季度行情走势。
一、面粉购销“量淡价弱” 国内麦价弱势运行
一季度国内面粉终端销售疲软,节假日效应褪色,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较往年下降;与此同时,国家临储小麦持续投放粮源稳定市场主体心理预期,用粮主体采购节奏明显放缓,小麦市场行情整体弱势运行,质量较好的小麦市场行情好于普通小麦。由于国内小麦品种结构的供需格局不一,导致普通质量小麦需求疲软;而质量较好的小麦流通量较少,但面粉加工企业存在刚性需求。截至3月底,截至3月底,江苏新沂地区2013年产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2500元/吨,较年初的2560元/吨,下跌60元/吨;安徽蚌埠地区进厂价2520元/吨,较年初基本持稳;河南郑州地区进厂价2540元/吨,较年初下跌4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进厂价2600元/吨,较年初下跌8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进厂价2570元/吨,较年初下跌50元/吨。
二、临储麦成交同比下降 有效库存量明显下降
一季度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周投放量维持在100万吨水平,上年同期投放量为500万吨水平;从国家临储小麦投放区域来看,一季度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地区。截至3月底,2014年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共举行竞价交易会11次,累计销售国家临储小麦1106万吨,实际成交741万吨,平均成交率67.03%;比上年同期的1339万吨减少598万吨;其中,安徽以及联网市场累计投放650万吨,实际成交359万吨,平均成交率55.%,较上年同期的896万吨减少537万吨;河南市场累计投放456万吨,实际成交382万吨,平均成交率84%,较上年同期的443万吨减少61万吨。从一季度国家临储小麦成交均价走势来看呈现 “∧”形走势,成交均价处于2363-2422元/吨,波动幅度为59元/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2308-2341元/吨,波动幅度为33元/吨;周度成交量39-79万吨,呈现下降趋势;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91-187万吨。目前国家临储小麦的有效库存量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部分区域临储小麦投放已接近尾声,临储小麦的区域分布不均衡、需求疲软以及质量情况制约其有效成交。
三、国际麦价大幅走高 性价比优势渐趋减弱
国际小麦市场在天气、地缘政治等热点题材的推动下走出近年来一季度最好的行情走势,热点题材提升市场主体对国际小麦供给的忧虑情绪,使得国际小麦短期内摆脱了前期受供需宽松格局主导下的持续疲软行情走势。截至3月31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5月合约期价报收于696.5美分/蒲式耳,较年初的612美分/蒲式耳,上涨84.5美分/蒲式耳,涨幅13.81%;相比之下,2013年下跌12.37%,2012年下跌1.71%,2011年下跌6.73%。国内小麦期货市场行情一季度整体呈现震荡走低格局,截至3月31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405合约报收于2782元/吨,较年初的下跌63元/吨,跌幅2.21%。国内外小麦市场行情走势的冷热不一也使得内外麦价价差明显缩窄,进口小麦的性价比优势渐趋减弱。截至3月底,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549元/吨,较年初上涨250-300元/吨。
四、需求疲软弱于供给下降 区域性行情或成亮点
由于国内小麦加工需求已进入淡季,且面粉加工企业受产能过剩以及需求疲软等因素制约,其经营难度较大,这也使得其后期对小麦采购的积极性不会太高。国内小麦市场需求疲软对国内小麦市场行情的影响程度大于供给能力的下降,但随着后期部分区域临储小麦投放粮源的停止以及市场流通粮源不多,区域性行情或成亮点,此阶段市场购销主体的心理预期对小麦市场的流通格局将产生较大影响。
小麦4月弱势运行 5月以稳为主
2014-04-04 09:40 来源: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3月份,国内小麦市场平稳运行,面粉需求不振对小麦行情的抑制作用逐步显现,而惟一能支撑麦价不明显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偏紧,面粉企业平均开机率低于50%。
面粉消费不振压制小麦行情
2月份的小幅上扬行情在3月份上旬过后即告结束,主产区小麦价格逐步回归平稳,随着时间推移,3月中旬之后,部分地区小麦价格甚至小幅回落。整体来看,整个3月份国内小麦基本呈小幅震荡行情。
小麦弱势运行和面粉消费不振有直接关系,据机构检测,目前我国面粉企业开机率不足50%,部分中小型企业开工率甚至低于40%。
临储成交减少均价随同降低
3月份,中央政策性小麦周均投放维持在100万吨,周均成交54.6万吨,较上月减少23.2万吨;周均成交均价2388.28元/吨,较上月减少18.15元/吨。整体来看,小麦交易呈量减价跌态势。
随着政策性小麦存量越来越少,有分析认为,在今年5~8月份,或因市场供应空档期导致小麦价格出现显著回升。笔者认为,这种担忧可以有,但不必过分看重。
面积稳中略增整体长势良好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冬小麦面积比上年增加109万亩。
当前主产区大部墒情适宜,麦田群体充足、个体健壮,全国冬小麦一类苗比例51.5%,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夏粮生产基础较好。
多重利空影响郑麦缓步下行
3月份,郑州商品交易所郑麦主力1409合约震荡走低。月内最高2723元/吨,最低2638元/吨,累计 跌幅1.12%。技术上看,郑麦1409日K线多数时间处于10日均线之下,难以有效突破,但进一步下探至3640元/吨之下不易。后期维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建议短线在2620~2640元/吨轻仓试多,上方压力在2720~2740元/吨。
进口同比增加美麦冲高回稳
海关总署数据,2月份我国进口小麦57.9万吨,同比增加35.6万吨;1~2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小麦130.5万吨小麦,其中进口澳大利亚小麦占43.8%,美国占38.8%,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占9.7%和77%。CBOT小麦继2月份小幅走高后,3月份继续攀升,美麦指数最高冲至726.6点,创近10个月来新高。
综合分析,3月份我国小麦市场整体平稳趋弱,主要是由于经济大环境“不给力”,导致面粉消费状况不如人意,加工企业减少了对小麦的采购数量。
4月份,气温回暖,南方降水增多,面粉经销商采购谨慎,这一时期将有相当数量的小麦出库,让市场供应渠道不再单一,由此预计4月份国内主产区小麦行情将以弱势运行为主,但也不至于明显下跌。
5月份,早熟小麦陆续上市,但大部分主产区进入成熟后期,收获时的气候和小麦整体长势将成为左右市场的关键因素,预计这一时期陈麦价格以稳为主,个别地区小幅上扬。
进入6月,新麦由南至北逐步上市,预计6月底河北、山东、河南北部陈麦出库价将在1.34~1.37元/斤,仓储企业新麦收购价1.24~1.28元;江苏中部、北部、河南中部、安徽中部等地区陈麦出库价1.31~1.34元/斤,新麦收购价将在1.21~1.25甚至;安徽大部、河南南部陈麦出库价1.28~1.31元/斤,新麦收购价将在1.17~1.21元/斤。
行业观点:玉米价格一跌再跌 植物油价格承压
2014-04-04 11:10 来源:中华粮网
需求不旺令华北玉米一跌再跌 2月下旬以来,国内猪粮比一路走低,加之南方地区家禽饲养业又受到了H7N9禽流感的严重冲击,国内玉米饲用需求大幅下滑,导致玉米价格持续下跌。此外,工业用粮是玉米的另一个主要用途,但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拖累,玉米工业需求不旺。目前,很多酒精厂、玉米淀粉加工厂因产品价格下滑和销售不畅限产、停产,这是玉米价格难以上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市场预计,如果后期需求仍无起色,河南、河北、山东等内地市场玉米收购价格会很快跌破1元/斤。
国内植物油库存高企价格承压 3月份,在国际植物油市场走势带动和国内植物油库存压力共同作用下,植物油现货走势先扬后抑,价格重心上移。终端库存消化缓慢,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不高。4月份国内植物油库存持续居高不下,抑制向上空间,不过在成本支撑下,油厂挺价意愿较强;国际市场大豆供给充裕,但因没有定价权,我国进口大豆被迫在高位点价的可能性较大。
区域行情:1日国内各地区菜粕类市场最新行情
2014-04-01 11:30 来源:中华油脂网
江苏
4月1日,江苏地区菜粕价格总体平稳。盐城地区菜粕出厂报价282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常州溧阳地区菜粕货源甚少,惜售高报282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南通地区油厂菜粕在2820元/吨,较昨日持平;东台地区菜粕报价在2800元/吨,较昨日持平。扬州宝应地区菜粕出厂报价282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苏州地区菜粕278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南京地区菜粕价格报价在280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
安徽
4月1日,安徽地区菜粕行情维持稳定。国产菜粕出厂价格集中在2750-2820元/吨,与昨日持平。合肥地区菜粕现货出厂价格2770元/吨(蛋白35%),滁州凤阳地区国产菜粕现货出厂价格2750元/吨(蛋白35%),滁州定远地区国产菜粕现货出厂价格2700元/吨(蛋白36%),量大成交可在2820元/吨。芜湖地区菜粕现货出厂价格2760元/吨(蛋白35%),均与昨日持平。
湖北
4月1日,湖北地区菜粕行情稳定。宜昌市场上国产菜粕现货出厂价格2840元/吨。荆门日月公司菜粕无货,市场上有货的出厂价格在2820元/吨。襄樊老河口奥星公司品质好点的国产菜粕惜售高报2850元/吨,难以成交。黄冈地区国产菜粕报价2850元/吨,难以成交。潜江地区国产菜粕出厂报价2820元/吨。孝感地区菜粕报价2850元/吨,蛋白36%。松滋地区菜粕2800元/吨,蛋白36%。潜江地区菜粕出厂报价2840元/吨,货源不多。荆州地区油厂菜粕出厂价2850元/吨;较昨日持平;黄梅地区油厂菜粕出厂家2860元/吨。襄阳地区菜粕报价2800元/吨,较昨日持平。武汉地区国产新菜粕出厂报价2840元/吨,较昨日持平;天门地区菜粕报价2800元/吨,较昨日持平。
拱北海关破获特大走私大米案
2014-04-01 09:33 来源:中华粮网
拱北海关3月31日对外通报,该关在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中破获一起大米走私大案,打掉一个以伪报大米品名、规格等方式走私进口长粒籼米的团伙,涉案大米共2803吨,案值3019万元。目前,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现查明,深圳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从事进出口大米生意,自2013年8月起,该公司从柬埔寨进口长粒籼米。为享受大米关税配额内的低税率,该公司找到中间人谢某和张某,通过购买《农产品关税配额证》,申报时伪报大米品名、规格等偷梁换柱方式进口长粒籼米;为达到最大程度逃避海关税收的目的,该公司报关时还低报货物价格。经拱北海关核实,该公司进口长粒籼米低报价格50%。至案发时,该公司先后走私进口长粒籼米共2803吨,案值3019万元,涉嫌偷逃税1314万元。(来源:法制日报)
4月4日稻米市场信息早报
2014年04月04日 10:04:21来源:中国粮食信息网
【国内粳籼稻米价差价与上周持平】4月3日,黑龙江虎林地区新产粳稻收购价格为300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稻收购价为2680元/吨,两地价差为320元/吨,与上周持平。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米出厂价为404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米出厂价为3880元/吨,两地价差为160元/吨,与上周持平。
【双季稻产区降水高于正常值三成】截止3月31日,国内双季稻产区降水充沛。全国平均降水为正常值的128%。其中湖南地区降水为正常值的124%,江西地区降水为正常值的140%,广西地区降水为正常值的139%,广东地区降水为正常值的146%,湖北地区降水仅为正常值的61%。
【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水稻扣棚全部完工,水稻浸种已展开】目前,哈尔滨市备春耕生产已全面启动,至3月末,全市水稻扣棚和省下达的6086栋大棚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水稻浸种全面展开。至3月末,全市已下摆种子8.54万吨,化肥62.76万吨,农药2451吨,农膜7682吨,柴油9.6万吨,下摆速度明显快于上年同期。
【CBOT糙米期价收盘上涨,远期涨幅居前】4月3日,CBOT糙米期价收盘上涨,远期合约涨势居前。糙米期货收盘上涨1.5-12.5美分不等,其中5月合约收盘上涨4.5美分,报15.70美元/英担;7月糙米收盘上涨1.5美分,报15.615美元/英担;9月糙米收盘上涨12.5美分,报14.395美元/英担。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互有涨跌】4月3日,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互有涨跌,其中破碎率25%大米价格为355-365美元/吨,比周三上涨5美元。香米报价下跌5美元,约为495-505美元每吨。越南破碎率5%大米价格为385-395美元/吨。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不变】4月3日,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保持不变,其中新季破碎率5%大米价格为380-390美元/吨,与周三持平,也比同等规格的越南大米价格便宜5美元。泰国破碎率25%大米报价约为345-355美元/吨,比周三上涨5美元,比越南同等规格的大米价格便宜10美元。
【印度大米出口价格稳定】4月3日,印度大米出口价格保持稳定,其中破碎率5%大米价格为425-435美元/吨,比巴基斯坦同等规格的大米价格高出20美元。印度破碎率25%大米报价为365-375美元/吨,比巴基斯坦同等规格的大米价格高出5美元。印度蒸谷米价格约为410-420美元/吨。
【美国大米周度出口销售同比增加】截止2014年3月27日的一周,美国2013/14年度大米净销售量为81,200吨,显著高于上周,比四周均值高34%。主要买家包括哥伦比亚,日本,瓜地马拉以及加拿大。当周出口量为27,700吨,比上周低71%,比四周均值低71%。主要目的地包括海地,约旦,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日本。
2014/1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将降至1600万吨
2014-03-27 14:08 来源:中华粮网
据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AAFC)发布的2014年3月份主要田间作物展望报告显示,尽管播种面积提高,2014/15年度(8月到次年7月)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期将比上年减少11%,原因在于油菜籽单产预期将回落到更为正常的水平。
报告显示,2014/1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将达到1600万吨,和早先预测持平,但是低于上年的1796万吨。2014/1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收获面积预期为865万公顷,和早先预测持平,比上年的800万公顷提高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油菜籽的种植回报相对优于其他作物。2014/15年度加拿大的油菜籽单产预期为每公顷1.85吨,低于上年异常高的单产水平每公顷2.24吨。
尽管产量预期降低,2014/1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供应量预期将比上年提高2%,主要因为结入库存增加的幅度超过了产量的降低幅度。
2014/1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预期达到850万吨,和早先预测持平,上年为810万吨。国内用量预期为760万吨,和早先预测持平,上年为720万吨。2014/1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库存预期为330万吨,和早先预测持平,也和上年库存持平。
2014/1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平均价格预期将下滑至每吨450到490加元,低于上年的460到500加元/吨,主要因为世界植物油以及蛋白粕的价格下跌。(来源:中金在线)
2014/15年度全球小麦产估下调200万吨
2014-04-04 09:50 来源:中华粮网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周四发布的世界粮食供需简报称,2014/1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期为7.02亿吨,较3月份的预测值调低了200万吨,较上年创纪录的产量低了2%。
报告称,加拿大小麦播种面积降低可能导致产量比2013/14年度大幅降低22%。
与之相比,尽管美国冬小麦作物受到持续干旱天气的不利影响,美国小麦产量预计仍将比2013/14年度提高3.5%。
在欧盟,小麦作物状况整理良好,2014/15年度的产量预期有所增长。
在澳大利亚,由于天气干燥,小麦产量可能低于2013/14年度偏高的水平。
2014/15年度中国小麦产量预期将略高于去年丰产的水平,主要因为播种面积提高。
印度官方预测2014/15年度小麦产量将达到创纪录水平。
在独联体的主要小麦生产国,小麦单产预期将低于2013年相对较高的水平,这可能导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的小麦产量降低。(来源:博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