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市场信息(2013年44期)
2013/12/02 05:28:00 来源: 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市场大米批发行情一周综述

             

               2013年11月24日—2013年11月30

 

  本周武汉市场大米批发价格与上周相比继续持稳定,各品种均变动不大,具体行情如下:2013年早籼米市场批发价1.95—1.98元/斤;2012年中杂米市场批发价1.90—1.95元/斤;2012年省内产晚杂米市场批发价1.96-2.02元/斤;安徽产中杂米市场批发价在1.88—1.95元/斤;2012年中优米市场批发价2.10-2.25元/斤;2013年两优米市场批发价在2.15—2.25元/斤;2012年晚优米市场批发价2.20-2.35元/斤;2013年云梦新产珍珠糯米市场批发价在2.94-2.97元/斤;黑龙江产长粒香粳米市场批发价在2.55-2.70元/斤;圆粒型2.35-2.45元/斤。

  分析认为,因供大于求籼米上涨空间有限;受北粮南运政策利好提振,东北粳米价格稳中偏强。预计后期,大米批发价格会维持这种趋势,但大涨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3年粮食产量的公告

           2013年12月02日 09:49:20 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 

  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951.4千公顷(167927.1万亩),比2012年增加746.8千公顷(1120.2万亩),增长0.7%。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376.8公斤/公顷(358.5公斤/亩),比2012年增加75公斤/公顷(5公斤/亩),提高1.4%。

  三、全国粮食总产量60193.5万吨(12038.7亿斤),比2012年增加1235.6万吨(247.1亿斤),增长2.1%。

  关于粮食产量调查制度和方法的说明

  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

 (一)调查方法,粮食产量的统计调查采取主要品种抽样调查、小品种全面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按夏粮、早稻和秋粮三个收获季节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抽样调查对象是农业生产经营户,调查的主要粮食品种有稻谷、小麦和玉米。通过以省为总体抽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村民小组、农户和地块开展调查,播种面积调查是在调查时点上对样本区内所有农作物进行清查;单位面积产量调查采用实割实测的方法,进而推算各主要粮食品种的实际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两个结果相乘获得产量数据。农业生产经营户生产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95%以上。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正式在辽宁、吉林、江苏、河南和湖北省布置开展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5省粮食产量由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取得。

 (二)调查样本,目前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在848个国家调查县中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抽取8890个村民小组、48万农户,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抽取8890个村民小组、6万多地块,由国家统计局各基层调查队调查人员和辅助调查员实施。

 (三)实割实测方法,主要粮食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调查在播种面积调查样本的基础上采用实割实测的方法取得。按照《农产量抽样调查制度》,在粮食品种收获前,各调查村中的基层调查员对相应品种粮食种植地块逐块进行踏田估产、排队,抽选一定数量样本地块;待收获时各县级调查员或者辅助调查员对抽中样本地块上进行放样,割取样本,再通过脱粒、晾晒、测水杂、称重、核定割拉打损失等环节,计算出地块单产。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根据各抽中地块单产数据推算全省(区、市)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经历4个阶段 

                                   2013-11-27 09:37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产量变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为粮食产量持续大幅增长阶段。在此6年间,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和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刺激了农民增加投入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1984年粮食产量超过8000亿斤。第二阶段:1984年至1998年,粮食产量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高。从1985年开始,粮食产量基本呈现“一年减、两年增、三年一轮”的周期性波动,每经过一个波动周期,粮食产量就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199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超过9800亿斤。第三阶段:1998年至2003年,为粮食连年减产的阶段,仅2002年的粮食产量较上年略有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出现较大程度减少,单产水平也有所降低。到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为8613亿斤。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为历史上少有的粮食连年增产阶段。在此期间,中央惠农政策密集出台且力度不断加大,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粮食投入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气候条件总体上也较为良好。2012年全国粮食产量11791亿斤,已连续5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来源:新华网)

 

 

国粮局:截至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

3495万吨 

                                    2013-11-29 08:09  

 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秋粮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中晚稻、玉米和大豆共计3495万吨,同比增加868万吨。

  分品种:湖北、安徽等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1807万吨,同比增加625万吨;

  黑龙江、江苏等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633万吨,同比增加181万吨;

  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002万吨,同比增加47万吨;

  黑龙江、吉林等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53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来源:国粮局)

 

 

湖北赤壁晚籼稻成本增加 净利润降低

                       中米网    2013-11-28 11:15:51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湖北省赤壁市晚籼稻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11月中旬,该市物价部门对全市3个乡镇的9户农调户种植的晚籼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今年全市晚籼稻呈现:播种面积增加,产量、产值略降,成本上升,收购价格下跌,利润降低。

  一、播种面积略增,产量略降,收购价格下跌  

 (一)播种面积略增。今年全市晚籼稻播种面积为155900亩,较去年145617亩同比,增加了10283亩,增幅7.06%。

 (二)产量略降。今年全市9个调查户亩均产量为459.24公斤,与去年同期480.67公斤相比,降低了21.43公斤,降幅4.46%。

 (三)产值略降。今年全市晚籼稻亩均产值为1164.36元,与去年同期1256.94元相比,降低了92.58元,降幅7.37%。

 (四)晚籼稻收购价格低于上年同期。今年全市农调户晚稻收购价格是125.71元/百斤,较去年同期129.85元/百斤降低了4.14元,降幅3.19%,远远低于国家的最低保护价

  二、晚籼稻种植成本上升,今年全市农调户晚籼稻种植亩均总成本916.11元,与去年同期788.50元相比,增加了127.61元,增幅16.18%。

 (一)生产成本上升。今年晚籼稻亩均生产成本769.71元,与去年同期658.00元相比,增加了111.71元,增幅16.98%。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有:

  1、排灌费增加。今年亩均排灌费12.36元,较去年上涨了100%。

  2、燃料动力费增加。今年亩均燃料动力费22.56元,同比去年19.51元增加了3.05元, 增幅15.63%。

  3、维护修理费增加。今年亩均维护修理费4.89元,同比去年3.79元增加了1.10元,增幅29.02%。

  4、固定资产折旧费增加。今年亩均固定资产折旧费11.36元,同比去年7.64元增加了3.72元,增幅48.69%。

  5、人工成本增加。劳动日工价和雇工工价的上是造成人工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今年亩均家庭用工折价279.80元,同比去年216.50元增加了63.30元,增幅29.24%;其中:劳动日工价为72.30元,同比去年50元上涨了22.30元,涨幅44.60%;亩均雇工费用为87.60元/天,同比去年36.67元/天上涨了50.93元,涨幅138.89%;其中:雇工工价为120元/天,同比去年111.12元/天上涨了8.88元,涨幅7.99%。造成这五项费用增加的原因:一是由于今年晚稻生长期间严重干旱,排灌用电量增加,二是机械作业量增加和燃油价格上涨,带动了燃料动力费的增加。三是近年来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随着农机械的普及,维修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随着增加。四是由于近年来农民纯收入不断提高,劳动日工价和雇工工价逐年上涨,导致人工成本的上升。

 (二)土地成本增加。今年亩均土地成本为146.40元,同比去年130.50元,增加了15.90元,增幅12.18%。主要原因是:随着水稻规模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和以往种植水稻的收益不断提高,造成水稻种植用地承包费用提高,土地成本增加。

  三、利润降低,今年晚籼稻亩均净利润248.25元,与去年同期468.44元相比减少了220.19元,减幅47%;亩均现金收益668.59元,与去年同期808.91元相比减少了140.32元,减幅17.35%。

 

 

荆州市中晚稻收购量创历史记录

                  发布时间: 2013-11-29 来源:办公室

  截止11月28日,荆州市纳入统计范围的各类主体累计收购中晚稻37.4亿斤,比去年同期25.8亿斤多购11.9亿斤,创全市中晚稻收购量历史记录;其中,83个托市库点按最低收购价收购中晚籼稻5.92亿斤,托市收购效果明显。

  一是收购进度加快。11月20-28日,我市天气晴好,本周全市共收购中晚稻1.8亿斤,比上周多收购0.68亿斤。目前全市中晚稻收购最多的有监利(9亿斤)和公安(8.7亿斤),荆州、江陵、洪湖收购量也在4亿斤以上,收购进度均比去年同期快。

  二是粮价有所回升。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拉动下,我市中晚稻收购价格逐步回升并趋于稳定。目前全市中晚稻普通稻收购价每市斤1.31元,优质稻每市斤1.35元,分别比11月中旬上升0.02-0.03元。监利福娃集团银欣米业公司中晚籼优质稻收购价达到每市斤1.37元。

  三是质量控制良好。10月份以来,在各地进行预验收基础上,市粮食局、市农发行、荆州直属库联合对6个县市区的近30个库点进行验收,多数库点收购质量基本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目前对13个收购水分、杂质略超标的库点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责令进行清杂降水,验收达标后进行确认。

  四是收购及时付现。各地粮食部门切实加强与当地中储粮、农发行沟通协商,保障收购资金供应。目前全市托市库点未发现向农民“打白条”问题。

 

 

年内中晚稻供应充裕 价格维稳难升 

                           2013-11-29 10:11 中华粮网  

  11月份,安徽无为地区中晚籼稻收购基本结束,收购企业入库较为零星。总体上看,2013年收购期较往年延长,新粮多转为政策性粮食库存。市场收购价格低开,托市收购启动后,受政策提振,市场价格上升到最低收购价格附近保持稳定,不同收购主体执行价格差异明显,目前市场价格高于去年同期2-7元/百斤,价格上涨政策性因素起主导作用。

  一、市场价格整体稳走,收购质量要求提高,市场监测结果显示,安徽无为县今年中晚籼稻开磅价格低开,开磅价格只有120-125元/百斤,低于去年同期的127-129元/百斤。中晚籼稻全面上市时,受启动托市收购政策的提振,市场价格整体上涨,到11月底中晚籼稻收购进入扫尾阶段时,中等质量标准收购价在130-135元/百斤,收购后期价格保持稳定。目前,市场价格较开磅价格不同程度上涨,高于去年同期2-7元/百斤。托市收购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按135元/百斤的挂牌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价格上涨超过10元/百斤,超过8%;社会粮食企业按随行就市价格开展收购,价格低于始终托市收购企业。收购期间不同性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出现分化,收购价格初期相差在2-3元/百斤,后期价差有所扩大。收购要求水分达到14%,质量方面达不到国标的,开始折斤或扣价,收购质量要求明显较往年严格。

  二、政策性收购占主导,粮源流向集中,由于低价进口大米大量进入国内市场成为常态,中小型米业受到的冲击加深,今年新粮上市时,大米加工企业入市收购意愿降低,收购积极性受到打压。同时今年因中晚籼稻在生长阶段遭遇持续高温,局部地区质量有所下降,特别是早熟品种,上市初期米企收购试加工的情况,结果今年中晚籼稻质量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出米率为60%-62%(去年可以达到65%),质量较差的仅为58%-59%。 在去年6月份以来中晚籼米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收购新稻加工新米,本大利低风险高,市场收购行为变得谨慎,对于成本的控制将从严把握。托市收购启动后,市场粮源转为政策库存,政策性占据主导。

  三、市场粮价上涨,粮农增收有限,中晚籼稻刚上市时每百斤价格120-125元,低于今年最低收购价135元/百斤,与农户的售粮预期相差较大,粮农种粮积极性受挫,惜售心增加。9月中下旬,为了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国家及时启动了托市收购,提高了中晚籼稻的底部价格,拉高了中晚籼稻市场购销价格,农户售粮价格提高,惜售减弱。今年中晚籼稻市场价格整体上高于去年同期2-5元/百斤,按每亩单产1000-1100斤计算,每亩增收30-50元,因粮食种植成本逐年上升,不考虑人工成本上涨的因素,今年农民种植中晚稻难以达到 “增产增收”,或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预计中晚籼新季晚稻收购结束后,社会粮食企业中晚籼稻库存库存大幅降低,短期内可满足自身经营需要,后期粮源农户手中相对集中,但数量不大,总体上年内中晚籼稻市场供应充裕。低价进口大米影响持续,本地大米外销不畅,米价难以上升,稻强米弱格局依旧,2014年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提高幅度将是近期中晚籼稻市场价的最大利好。

 

 

供应充裕 国内粳稻价格走低为主 

                                 2013-11-26 09:03 

 受托市价的影响,粳稻短期内获得支撑,但是市场供应充裕、库存高企的格局在加剧,粳稻价格总体仍受压制,待托市收购结束后,粳稻价格将回归基本面,预计价格以走跌为主。

  托市收购支撑粳稻价格,最低保护价托市政策给稻谷价格以较强支撑,尤其是在2009年“北粮南运”政策支持下,北方粳稻打开了南方的销售市场,粳稻托市收购价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籼稻。2013年粳稻的最低保护价为1.5元/斤,较2012年提高0.1元/斤,而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收购价分别为1.32元/斤和1.35元/斤。今年粳稻上市后多个主产区的收购价均低于托市价,市场收购进度缓慢。黑龙江、江苏、吉林相继宣布启动托市收购,粳稻收购速度才有所加快,价格也开始企稳。截至11月10日,黑龙江、江苏等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73万吨,同比增加79万吨。

 粳稻供应充裕,市场销售压力大,稻谷市场供应充裕,预计2013年我国稻谷产量将达到4096亿斤,同比增加10亿斤,增幅在0.24%。2013年粳稻播种面积继续增长,预计粳稻产量为1370亿斤,同比增加5亿斤,增幅在0.37%,库存继续增加至565万吨。除了产量增加,企业手中高企的陈稻库存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企业的需求,市场销售压力较大,企业入市采购谨慎。另外,大米“高进口”的常态化也加剧了国内稻米市场的供应过剩局面。海关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底,2013年我国稻谷和大米累计进口173.3012万吨,加上走私和边贸数量,预计2013年大米总进口量超过400万吨。10月份国家总理李克强出访东南亚国家,中泰双方以大米、橡胶换高铁的“默契”将加大国内大米的进口量。当前正值东南亚稻米上市时期,东南亚国家大米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对国内大米市场的冲击将延续。

 “粳强籼弱”局面继续维持,受“镉米”事件影响,稻米市场“粳强籼弱”格局将维持。秋粮上市以来,由于南方中晚籼稻上市价低于托市价,中晚籼稻市场率先启动托市收购政策,在保护价的支撑下,中晚籼价格有所企稳,与粳稻的价差收窄。但是,当前粳稻南北两个最主要的主产省江苏和黑龙江都已启动粳稻托市收购政策,粳稻与晚籼稻价差缩窄的趋势中断,目前二者价差在192.97元/吨,较前期有所扩大。对于大米市场而言,“镉大米”事件使得南方籼米销售受阻,价格持续走低,粳米同晚籼米的价差持续扩大,“粳强籼弱”的格局将进一步强化。(来源:期货日报)

 

 

上周江西省中晚籼稻收购行情 

                           2013-11-26 10:55 中华粮网  

  据市场监测显示,上周江西省国有粮企收购均价为135.0元/百斤,同比上涨2.40元/百斤,涨幅1.81%;个体粮商收购均价为128.4元/百斤,同比下降2.70元/百斤,跌幅2.10%。

  据统计,全省收购最高价为信丰县粮食经纪人收购美香占品种,收购价为170元/百斤;收购最低价为鄱阳县粮食经纪人收购Y两优1号,收购价为120元/百斤。各地情况如下:

  南昌县:最近天气较干,稻谷水份相对达标,国有粮企价格基本按保护价收购,但因价格不理想,有存储能力的农户不愿意卖,收购量不是很大。 

  余江县:由于受本地晚稻外销不畅因素影响,目前只有一些大型私人加工厂收购一些,加上国有粮库受仓容影响,收购量不是很大。

  兴国县:中央粮库仍敞开收购,价格仍保持上周态势运转,且交易活跃。

  鄱阳县:粮食收购到达高峰期,粮库收购不过来,个体粮商趁低价位收购,以待涨价再售。

  南丰县:该县国有粮企中晚稻收购己基本接近尾声,只有几个粮食种植面积稍大的乡镇在零星收购,收购价格基本稳定。

 

 

谷物市场信息

              发布时间:2013-11-29 信息来源:信息部

  1.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全国粮油零售价格稳中略降,其中豆油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1%,小包装大米、小包装面粉、花生油和菜籽油价格均与前一周持平。

  2. 陈晓华日前表示,农业部已着手规划合作社带动农民收入增加的实现路径:2014年将开展合作社贷款担保试点,并研究支持农社对接的税收优惠政策。 

  3. 28日河南市场小麦拍卖共投放176吨,成交120吨,成交率68.18%,成交均价2200元/吨。

  4. 作物预测机构Lanworth27日将全球2013/14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下调100万吨,因澳大利亚和阿根廷收成低于预期,2014/15年度美国小麦产量在6300万吨。

  5. 黑龙江深加工企业青冈龙凤再度上调玉米收购价格至1980元/吨,较昨日提高20元/吨,周比累计上涨60元/吨。

  6. 28日锦州港玉米主流价格2260元/吨,水分15%,保持稳定;集港量1.8万吨左右;理论平舱价格2310-2320元/吨,南北顺价60元/吨。

  7. 截至11月21日,湖北全省累计收购中晚稻174.80亿斤,同比增5.97亿斤,其中新稻108.11亿斤,同比增28.87亿斤。其中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38.32亿斤。

  8. 国内粳米出厂价格维持平稳运行。28日黑龙江佳木斯中等圆粒米出厂价每百斤200-202元,吉林舒兰208-210元,江苏泰州197元。

 

 

预计12月份小麦价格将以缓涨为主 

                          2013-12-02 09:10 中华粮网 

  上周(11月25日—11月29日),主产区小麦现货市场整体稳定,郑强麦期货走势偏强;河南、安徽两大市场政策性小麦继续增量投放,成交数量维持高位。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至11月28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534元/吨,周比涨13元/吨;2013年43期中储粮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144.97,周比下跌0.04%。对后市小麦市场的预计,笔者认为,消费旺季需求的增加,有利于小麦价格维持强势,但由于临储投放节奏的持续加快,政策稳市意图较为明显,估计12月份小麦价格有望继续维持稳中偏强态势,大幅上涨的几率不大。

  小麦现货价格整体维持稳定,近段时间以来,国家政策性小麦投放节奏不断加快,增加了市场粮源供应,解决着部分面企采购难题。目前大多数面粉企业维持着小麦安全库存,而面粉市场基本呈现“旺季不旺”特点,制粉企业大量采购备货热情不高,市场并无体现涨价收购的意向。近日主产区制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维持稳定。河北石家庄地区2013年产三等普通白小麦制粉企业收购价为2640—2680元/吨,山东菏泽地区为2600—264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为2600—264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为2580—2620元/吨。国内重点地区优质麦现货价格,河南地区2013年产延津新麦26收购价报2800元/吨;山东地区济宁2013年产济南17平均出库价格2800元/吨;河北地区2013年产师栾02-1收购价格2680元/吨。2013年产藁2018收购价2700元/吨。当前优普麦价差价为60—110元/吨。从当前市场来看,主产区小麦供需状况较前期大大缓和。河南地区由于政策性小麦不断投放,企业对市场粮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收购较为平缓。河北、山东虽没有政策粮源投放,但由于今年没有启动托市收购,当前市场粮源充足,企业收购量尚可,多数企业收购价稳定。江苏、安徽2013年由于提前投放,尤其江苏市场流通偏紧的状况也逐步得到了缓解。

  郑强麦期货价格震荡偏强,上周,郑州强麦期货持仓继续增加,期货价格震荡偏强。主力合约WH405周开盘价2877,最高价2894,最低价2859,收盘价2881,周比上涨5元/吨。持仓量79506手,周比增加9830手。从基本面看,虽然国家政策性小麦投放节奏的加快抑制小麦价格上涨,但由于第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而近期小麦现货价格在高位企稳,仍支撑强麦期价。从技术面看,本周郑麦指数沿上行通道震荡走高,以2881 元/吨刷新近期高点,均线系统为盘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持仓量持续增加。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后市若有资金的支持,则有进一步反弹走高的可能性,建议关注政策以及市场供需形势变化对麦价的指引。

  面粉市场销售平稳变化不大,近期各地面粉销售变化不大,价格整体基本稳定。河北石家庄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3120—3160元/吨,山东济南3080—3120元/吨,河南郑州3060—3100元/吨,江苏徐州3020—3060元/吨,与前期基本持平。杭州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场内特一面粉的批发价格为3.32元/公斤,特二面粉的批发价格为3.08元/公斤,均与11月中旬持平。近期各地麸皮价格小幅上涨,当前河北石家庄1720—1780元/吨,山东济南1740—1780元/吨,河南郑州1840—1900元/吨,江苏徐州1860—1920元/吨,较前期价格上涨20—40元/吨。市场预计,随着面粉消费旺季临近,制粉企业看好后期面粉销售,普遍存在涨价意愿。但由于各地小麦价格涨势趋缓,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面粉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政策性小麦投放持续增加,11月27日,河南市场托市麦共投放67.98万吨,实际成交63.93万吨,成交均价2356元/吨;安徽市场投放33.93万吨,实际成交16.67万吨,均价2427元/吨;新疆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全部流拍。11月28日, 河南市场投放2010年及以前生产小麦176吨,成交120吨,成交率68.18%,成交均价2200元/吨。从本周投放情况来看,河南2012年托市小麦的投放量较上周继续增加3万吨,也是目前为止最高的单次投放。徽市场投放较上周增加2.8万吨,投放量连续两周增加。据了解,安徽、江苏两省2013年政策性小麦成交均价较高,实际到厂价格与挂牌收购价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而且部分库点仍存在标的质量不符和出库难等问题,影响政策性投放效果。

  预计12月份麦价将以缓涨为主,进入12月,元旦、春节备货需求拉动面粉销售,制粉企业开工率将有所回升,小麦需求将会增加,但政策小麦的投放及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仍会抑制市场行情,估计小麦价格将会稳中偏强以缓涨为主,出现大幅上涨的几率不大。从供给上看,小麦市场供给将会不断增加。一方面,国家政策性小麦投放将会进一步增加。面对市场对今年小麦价格强烈看涨预期,为稳定节日市场价格,保证粮源供应,国家政策性小麦投放数量将会有增无减。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政策性粮源投放市场的增加,市场小麦价格看涨预期有所减弱,考虑到储存成本及贸易存粮收益预期,部分购销企业及贸易商待沽心理松动,逐步抛售一部分手中存粮。市场人士预计,如果后期小麦价格仍无明显提高,预计贸易商小麦出货速度仍将会进一步加快。从需求上看,节日消费需求的带动效应不宜过分高估。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面粉口粮的消费不会因节日的到来而发生太大的变化。从近年来的节日消费情况来看,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中秋期间面粉销售量是有所增长的,但消费表现并不十分明显,这也说明节日消费的阶段性拉动对市场的影响已经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在今年的夏粮收购中,各级制粉企业多汲取了上年的教训,普遍及早入市收购小麦,再加之近期从国家交易市场竞拍了部分小麦,据了解当前制粉企业的原料库存远远高于上年同期。由于目前小麦价格已处较高位置,制粉企业加工利润普遍较低,小麦价格基本处于加工企业可接受的上限。基于面粉行业产能过剩、“麦强粉弱”的现实,如果小麦价格大幅走强,制粉企业的采购肯定会量力而行。总体上讲,随着元旦、春节需求旺季的到来,国内面粉市场销售量是有所增长的,但这一增长并不一定就会导致小麦价格的上涨。原因是为满足节日消费之需,各市场主体会抓住这一时机,加大了小麦出售力度,小麦市场供应量增加。同时国家为稳定节日市场,政策调控市场的力度将会加大。以往国家有关部门就实施了小麦定向销售,控制面粉价格上涨的措施。估计12月份小麦价格将会稳中偏强以缓涨为主,出现大幅上涨的几率仍然不大。

 

 

区域行情:29日国内各地区菜油类市场

最新行情  

                    2013-11-29 10:21 来源:中华油脂网 

 江苏 ,11月29日,江苏地区菜油行情维持平稳。菜油出厂报价集中在8500-8900元/吨,较昨日持平;其中:常州溧阳地区菜油出厂报价8500元/吨,较昨日持平;盐城市场上菜油出厂报价8900元/吨,较昨日持平;扬州江都地区菜油出厂报价8500-8900元/吨。南通地区油厂菜油出厂报价在8500元/吨,维持平稳,走货甚少;东台地区油厂菜油报价维持在8500-8900元/吨,较昨日持平。泰兴地区来宝四级菜油8500元/吨,价格平稳,走货甚少。

  安徽,11月29日, 安徽地区菜油行情止跌企稳。今日国内外油脂期货纷纷上涨,重新给国内菜油现货市场带来支撑,厂家挺价意愿较强。国产四级菜油出厂报价集中在8800元/吨,较昨日持平。滁州凤阳市场上国产四级菜油出厂报价8800-8900元/吨。滁州定远地区国产四级菜油出厂报价8800元/吨。合肥肥东地区品质好点的国产四级纯菜油惜售高报9600-9700元/吨,难以成交,货源紧张。巢湖中粮公司菜油无货。芜湖繁昌地区菜籽压榨的四级菜油主要交于国储,零售货源很少。

  湖北,11月29日,湖北地区国产菜油报价在8500~8900元/吨,整体走货情况不理想。襄阳地区四级菜油8900元/吨。洪湖市洪湖浪米业公司四级菜籽油出厂价8900元/吨。孝感地区四级菜油在8500元/吨。荆州地区中粮贸易四级菜油8500元/吨,国产四级菜油报价8900元/吨。荆门周边地区国产四级菜油出厂报价8300元/吨左右,较昨日持平。松滋地区油厂国产四级菜油9400元/吨。黄冈中粮四级菜油8500元/吨。老河口奥星四级浸出菜油出厂报价8500元/吨,较昨日持平,一级菜油出厂报价8800元/吨,较昨日持平,荆门周边地区四级菜油出厂报价8500元/吨,较昨日持平。宜昌枝江地区新菜籽压榨的四级菜油出厂报价8500元/吨,较昨日持平。

 

 

 

IGC:调高2013/14全球小麦产量预测值 

                                 2013-11-29 09:21 

  周四,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谷物理事会(IGC)上调了2013/14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测值,原因在于中国以及美国的小麦产量高于预期。IGC目前预测2013/14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98亿吨,比上月的预测值高出200万吨,比上年度的6.55亿吨提高了7个百分点。2013/14年度全球小麦消费量预期达到6.92亿吨,同比增幅仅为3个百分点,因此期末库存预期将比上年增加600万吨,达到1.81亿吨。IGC在本期报告里将中国小麦产量预测值调高到1.20亿吨,高于早先预测的1.18亿吨,几乎和上年度的产量1.20亿吨持平。美国小麦产量也调高到了5800万吨,高于上月预测的5750万吨。(来源:博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