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场大米批发行情一周综述
2013年9月22日—2013年9月28日
本周武汉市场大米批发价格与上周相比保持基本稳定,各品种均变动不大,具体行情如下:2013年早籼米市场批发价在2.00—2.10元/斤;2012年早籼米市场批发价在1.92—2.00元/斤;2012年中杂米市场批发价在1.88—1.95元/斤;2012年省内产晚杂米市场批发价在1.94-1.98元/斤;安徽产中杂米市场批发价在1.82—1.85元/斤;2012年中优米市场批发价在2.10-2.25元/斤;2012年晚优米市场批发价2.15-2.35元/斤;2013年云梦新产珍珠糯米市场批发价3.00-3.02元/斤;黑龙江产长粒香粳米市场批发价2.55-2.65元/斤;圆粒型2.30-2.40元/斤。
分析认为,时值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粮油供应充足,各品种丰富,购销平缓,交易稳定。预计后期,随着国庆节来临,大米批发价格会保持基本稳定,稳中偏强运行,大涨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农业部:截至23日全国秋粮已收获2.37亿
中华粮网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9月23日,全国秋粮已收获2.37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20.2%,进度同比快1.7个百分点。分作物看,中稻(一季稻)已收9700万亩,完成35.7%,快1个百分点;玉米已收8870万亩,完成16.4%,快2.2个百分点;大豆已收1640万亩,完成16.2%,快1.8个百分点。(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湖北省启动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
经中储粮总公司批准,湖北省于2013年9月23日正式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参与托市收购的第一批562家收储库点开始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1.35元/斤(国标三等)挂牌收购中晚稻。下一步,湖北省粮食局将会同中储粮湖北分公司、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督促委托收储企业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按国家规定的质价政策挂牌收购中晚稻,保证收购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和操作规范,确保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顺利开展。
秋收动态:河南省秋粮已收获过六成
中华粮网
由于今年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期比常年提前7天左右,豫北、豫西地区比常年提前5天左右,再加上玉米机收率比上年提高,河南省秋作物收获进程加快。从河南省农业厅获悉,截至9月24日,全省秋作物已收获750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2.3%。秋粮已收获4747万亩,其中玉米收获350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3%;水稻收获57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2.9%。花生已收获90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9.6%。全省已腾茬5381万亩,整地1401万亩。(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悦林(中华粮网)
湖北分公司迅速传达总公司会议精神安排部署
2013年中晚稻托市收购工作
中储粮湖北分公司
9月23日,湖北分公司召开视频会议,传达贯彻总公司中晚稻托市收购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辖区中晚稻托市收购工作。总经理傅延福、副总经理索学君出席会议并讲话。 报经总公司批准,湖北分公司定于9月23日在全省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工作,先期确定562家委托收储企业。傅延福就做好中晚稻托市收购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严禁放宽条件。要严格按国家预案和总公司要求,加强委托收储库点资质审核认定。不得委托没有资格的企业承担收储任务。要坚决剔除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尤其是有违规记录的企业。已经确定为委托库点,但不具备预案规定条件的,也不得启动。
二是严禁变相租仓。要根据自身能力严格控制租库收储库点范围和数量,量力而行。除具备预案规定条件和总公司要求外,租库收购点的负责人、业务、财务、仓储和质检等人员,必须由直属企业在岗员工派驻,没有能力派驻工作人员的不得租库。凡是发现弄虚作假,名为租库实为委托,以及超越自身能力范围进行收储,管理不到位出现违反政策、影响“两个确保”的,要追究直属企业相关负责人责任。
三是严禁陈粮转入。加强质量控制,严防陈粮直接作为托市粮或混入新粮销售,严防直属企业将轮出未销陈粮转入。对委托库点库存陈粮要严格盘点封存,收购期间密切跟踪其陈粮去向。对直属企业收购期间短时间批量销售的商品粮,也要密切关注。直属企业出现转圈粮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四是严禁违规操作。在预案执行期内,对农民出售的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粮食,坚持按最低收购价不拒收、不停收、不限收,杜绝打白条、人情粮、压级压价、低收高转等违反政策行为发生。要把两个确保作为必须坚守的政策“红线”和不能触碰的“高压线”,算好政治帐,算好政策帐,坚决克服私心杂念,不打小算盘、不打擦边球。既要确保收购入库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还要确保业务过程的真实性、严密性和合规性,做到流程规范不跑偏,政策执行不走样。分公司处级干部,直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会议。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考察荆州油脂生产加工基地项目
9月10日,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民、副总经理周鸣及中储粮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傅延福一行11人,莅临荆州考察油脂加工生产基地项目情况。考察组一行在市委常委万卫东、市粮食局局长杨少华、中储粮荆州直属库主任胡忠诚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荆州市江天实业有限公司的码头岸线、仓储库区、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听取了解了项目规划的基本情况,随后进行了座谈。市委书记李新华会见了考察组一行,市长李建明、市委常委万卫东、市政府秘书长肖夕映及市粮食局、江天公司有关人员参加座谈,万卫东常委详细介绍了荆州油料资源优势、物流配送优势和政策支持优势等方面情况。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设立的专门负责油脂油料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公司,主要是管理中央储备油脂油料,执行国家油料托市政策,发展油脂加工产业和物流体系,经营范围为中央储备油脂油料的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及进出口业务、大豆油加工能力在全国排第9位。刘建民总经理对荆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油脂加工基地项目表示十分感谢。他说,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正考虑进军油菜籽领域,而荆州是双低油菜籽产量第一市,此次到湖北省考察的第一站选在荆州市,正是看中荆州的资源、市场、物流等优势比较突出,只有在荆州投资,才能占领油脂加工行业的制高点,并表示将认真研究荆州实施项目的可行性,积极谋求合作发展。李建明市长指出,目前,农业部在全国布局各类专业市场,荆州地区的油菜籽产量位居全国最高,希望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建设油脂加工基地优先考虑荆州,既可以成为油脂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可以带动和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籽的积极性。同时他表示,荆州市委、市政府正在实施“壮腰工程”,打造农产品加工千亿元产业,将会全力支持油脂加工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成立专班,跟踪服务,以优质服务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促进中储粮油脂公司项目尽早落户荆州。
收购谨慎 中晚籼稻价格走势不容乐观
中华粮网
由于进口大米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大米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在对后市无法乐观的前提下,加工企业收购稻谷的态度将十分谨慎,对于成本的控制也将较高,中晚籼稻价格走势不容乐观。
我国新季中晚稻有减产预期,9月初,国内中籼稻谷进入成熟收获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我国四川稻谷收获近九成,重庆大部分稻谷已收获完毕,湖北中籼稻开始收获。从已收获上市的稻谷来看,由于稻谷生长阶段遭遇持续高温干旱气候,部分地区中稻质量有所下降。安徽芜湖地区部分中稻千粒重下降,出米率降低;芜湖地区加工企业反映,新产中籼稻出米率为60%~62%,质量较差的仅为58%~59%,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湖北北部地区中籼稻结实率下降,秕谷较多。自7月1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受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不但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而且高温影响范围广,高温天气覆盖了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19个省(区、市),多个地方日最高气温突破40摄氏度。由于南方地区是我国中晚籼稻的主产区,湖南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13%。湖北、江西、安徽也都是中晚籼稻产粮大省,干旱对2013年中晚籼稻产量和质量带来不确定因素,预计今年一季稻及中稻的产量、质量均有可能下降。国家相关部门预计,2013年全国晚稻单产为5534公斤/公顷,较上月调低48公斤/公顷,较上年下降348公斤/公顷,降幅5.9%;全国晚稻产量为3470万吨,较上月调低30万吨,较上年减少267.5万吨,减幅为7.2%。预计全国中稻单产为7252公斤/公顷,较上年下降160公斤/公顷,降幅2.2%;全国中稻产量为13322.5万吨,较上年减少34.5万吨,减幅为0.3%。
新产中晚稻收购形势不乐观,9月上旬,新产中晚籼稻已经在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陆续上市。监测显示,安徽新产中籼稻收购价为1.25—1.27元/斤,四川成都地区国有粮库新产中稻收购价为1.30元/斤,加工企业挂牌价仅为1.22—1.26元/斤,湖南新产普通中稻收购价为1.25元/斤左右,均低于最低收购价。后期新产中晚籼稻将陆续上市,但其收购市场仍受诸多因素影响。首先,目前市场价格均低于2013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1.35元/斤,启动预案的可能性较大。近年来,国内籼稻米市场持续疲软,最低收购价对中晚籼稻市场价格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若集中收购期市场价格仍持续偏低,预计中晚籼稻市场与早稻市场一样,将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第二,即使启动预案,中晚稻收购仓容矛盾仍较为突出。由于今年早稻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量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占据了大部分仓容,特别是在江西和湖南两省留给中晚籼稻的仓容已十分有限。仓容的不足不但会影响收购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市场收购价格。第三,进口大米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影响了加工企业的收购热情。由于进口大米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大米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在对后市无法乐观的前提下,加工企业收购稻谷的态度将十分谨慎,对于成本的控制也将较高,中晚籼稻价格走势不容乐观。
粳籼稻米市场价差保持稳定,近期,国内粳籼稻米价差较为稳定。监测显示,粳籼稻谷方面,截至9月12日,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稻收购价为292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稻收购价为2520元/吨,两地价差为40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粳籼米方面,截至9月12日,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米出厂价为408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米出厂价为3820元/吨,两地价差为26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首先,粳籼稻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当前国内粳稻市场可流通粮源偏紧,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基本从粮库采购稻谷,成本高企,而大米销售较为疲软,加工企业开工意愿较低。但今年东北地区粳稻产量仍预计增加,而去年国家收储的稻谷库存尚未释放,后期东北市场价格将承受较大压力。其次,目前国内外进口大米价差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且进入8月底,泰国大米受国内库存供应压力的影响,大米出口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与越南大米的价差也有所缩小,在国际大米供应总体充足的背景下,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种越南大米价格仍有下滑空间,国内大米进口压力仍较大。后期东北地区粳稻库存释放情况、中晚籼稻产量情况,以及南方地区进口配额的使用和其他渠道大米进口进度,均将对两者价差产生重要影响,各方因素的相互博弈,也将导致两者的价差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新米上市或影响销区陈米价,过去一周,销区市场大米价格总体仍保持稳定。监测显示,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为4420-4540元/吨,长粒大米4850元/吨左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为4500-4580元/吨,东北大米4840-490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4150-4250元/吨。杭州市场黑龙江长粒大米批发价5600元/吨左右,黑龙江产圆粒大米4800元/吨左右,江苏产粳米4400元/吨左右,安徽产粳米4300元/吨左右,安徽产晚籼米3720元/吨左右。福州市场普通江苏粳米批发价4560元/吨,普通东北米5160元/吨左右,普通晚籼米3900元/吨左右。广州市场东北米批发价4900元/吨左右,普通早籼米3720-3820元/吨,普通晚籼米3900-4010元/吨,均保持稳定。目前,销区市场粳米价格总体保持稳定。随着气温降低和节日效应带动,部分地区粳米市场销量有所增加。但监测显示,由于距离新米上市仅剩1个月,且新米口感较好,通常新米上市后陈米销量和价格都将受到影响。因此,部分销区经销商近期有意降低陈米价格以加快销售进度。 责编:唯维(中华粮网)
中晚籼稻上市增加 收购企业态度不一
中华粮网
9月份,南方籼稻陆续进入收获期,中旬过后随着收获进程加快,新季中晚籼稻批量上市,收购主体增多。从市场价格监测情况看,中晚籼稻价格整体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3-5元/百斤,急待启动中晚籼稻托市收购预案,保护农民利益和种植积极性。预计收购预案启动后,收购将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市场粮源将转为政策性粮食库存,收购价格在托市收购价格附近波动。去年6月份以来,南方籼稻米受低价进口大米冲击、国内粮食九连增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籼稻行情长期走低,市场价格低迷,购销不畅,部分粮食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或亏损。2013年新季中晚籼稻即将大量上市,开磅价格大幅低于国家托市价;同时,因中晚籼稻生长期间受高温干旱影响,前期收获的质量明显低于上年,加工企业开工率同比明显降低,收购观望情绪浓厚。新稻全面上后,行情如何演绎,备受市场关注。
一、2013年国内中晚籼稻生产形势,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2013年国内稻谷播种面积将在去年基础上略有增加,约45546万亩,同比增100万亩,增幅0.22%。其中,中晚籼稻播种面积约23590万亩,同比增12万亩,增幅0.05%,基本保持去年水平。7月份到8月中旬,南方籼稻主产区遭受大范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高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高温干旱天气对2013年中晚籼稻产量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中晚籼稻的产量、质量均有下降。近期国家相关部门中心调低了晚稻产量。预计2013年全国晚稻单产为5534公斤/公顷,较上月调低48公斤/公顷,较上年下降348公斤/公顷,降幅5.9%;全国晚稻产量为3470万吨,较上月调低30万吨,较上年减少267.5万吨,减幅为7.2%。预计全国中稻单产为7252公斤/公顷,较上年下降160公斤/公顷,降幅2.2%;全国中稻产量为13322.5万吨,较上年减少34.5万吨,减幅为0.3%。
二、目前中晚籼稻收购情况,新粮上市已有两周时间,收购冷热不均,市场观望趋多,入库进度相对较慢。市场监测结果显示, 2013年早熟中晚籼稻收获接近尾声,中等质量标准市场收购价在128-132元/百斤,市场价格较开磅时虽有上涨,但仍低于国家托市收购价格3-5元/百斤,不同性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出现分化,收购价格相差在2-3元/百斤。一方面,受低价进口大米冲击,今年新粮上市时,大米加工企业入市收购意愿降低,收购积极性受到打压。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国外大米232万吨,加上边贸,估计在350万吨左右。国内稻米价格要比国外高400元/吨以上,巨大介差对国内大米市场冲击明显,特别是籼稻米。另一方面,从部分加工企业收购的早熟品种加工情况来看,今年稻谷品质差于往年,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均低于去年,要比2012年低5-7个百分点。根据目前中晚籼稻质量推算新季中晚籼米的成本在205-210元之间,而市场2012年产陈米价格批发价格在196元/百斤左右,新陈米之间价格差异较大,在今年中晚籼米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收购新稻加工新米,本大利低风险高,导致前期观望增多,少量收购加工投放市场,生产经营仍以2012年优质中晚籼稻为主,新稻热点推迟。
三、后期中晚籼稻收购形势分析,目前,国家托市价格高于市场价格3-5元/百斤,托市收购即成现实。在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后,政策性收购成为主导,收购进度加快,对非执行政策性收购来说,新季中晚籼稻收购形势不乐观。当前市场价格均低于2013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135元/百斤,启动预案只是时间问题,预案启动对中晚籼稻市场价格有较强的支撑作用,短期内改善籼稻米价格疲软状况。由于低价进口大米大量进入国内市场成为常态,中小型米业受到的冲击加深,直接影响了加工企业的收购热情,新季中晚籼稻上市后,在后市行情明显利好的前提下,市场收购行为变得谨慎,对于成本的控制将从严把握。整个中晚籼新季晚稻收购期间,受中晚籼稻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充裕,低价进口大米影响依旧,因灾原粮质量下降,托市收购政策启动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中晚籼稻市场价格将呈上涨态势,2013年托市收购价格是上限,托市收购结束后,市场价格弱势回归。(禾米) 责编:唯维(中华粮网)
新中晚稻逐步上市 短期内市场籼米价格稳中向好
中华粮网
近期,国内中晚籼稻开始逐步上市,收购价格多以低开为主。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9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公布三等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35元,粳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5元。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8省(区)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为今年9月18日至2014年1月31日。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发布前,中华粮网记者就当前已上市的中晚籼稻价格进行了了解。截至9月18日,湖北武汉地区新季中籼稻企业收购价在每百斤126元,湖南常德地区新季中籼稻到厂价每百斤125-126元,湖南衡阳地区优质中稻到厂价每百斤130元,江西南昌地区新季中稻到厂价每百斤125-127元。与最低收购价相比,市场上中稻价格要略低于保护价,可见最低收购价出台确实有其实际意义,能提振市场上中晚稻价格,切实保护粮农利益。9月17日,中华粮网记者前往湖南长沙高桥粮食批发市场,对已上市的中晚籼米价格进行实地了解。高桥粮食批发市场上的新中晚籼米多以湖北仙桃、公安的中籼米为主,湖南本地以益阳,长沙宁乡地区中籼米为主。其中湖北仙桃新中籼米批发价格在每市斤2.1元,公安大米2.0-2.1元。湖南长沙宁乡产新季丝苗米批发价每市斤2.1元,优质大米中华香米2.5-2.6元,益阳地区中籼米2.3元。高桥粮食批发市场的不少商铺告诉记者,目前由于临近中秋、国庆假期,市场上超市、酒店采购情况较之前要活跃一些。他们的米价也出现稳中有略涨的趋势,不过上涨幅度不是很大。目前市场上的新中晚籼米多以中籼米为主,晚籼米后期会陆续上市。有部分商户透露,今年湖南本地受旱情影响,对某些地区的晚稻质量、口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他们大多选择湖北地区口感较好的一部分中籼米替代。目前批发市场上的大米绝大部分还是去年的陈粮大米,多以晚籼米为主,批发市场上早籼米的身影几乎已经难以寻觅到了。在市场上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大多是价格相对低廉的普通中晚籼米,高档优质大米在批发市场受普通消费者的关注度较低。另据了解,截至9月18日,江西南昌地区中晚籼米出库价在1.97元/斤,批发价格在2.14元/斤。湖南衡阳地区部分米业新季中籼米出厂报价为1.94元/斤,湖南常德地区新中籼米出厂价1.8-1.9元/斤。预计新季中晚稻收购期间,受中晚籼稻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充裕,低价进口大米影响依旧,中秋、国庆双节节日效应,托市收购政策启动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中晚籼稻市场价格将呈上涨态势。(刘珊) 责编:珂玥(中华粮网)
市场流通粮源偏紧 小麦拍卖量价齐增
中华粮网
9月25日河南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举行,此次竞价销售小麦331.6万吨,含2010年及以前产小麦321.14万吨、2012年产小麦10万吨,以及临储麦0.46万吨。本期拍卖会将2012年产小麦的竞拍时间提前到了25日上午8点半,8点左右交易厅内已经座无虚席,交易厅外走廊里的各个大屏幕前也占满了等待和观看交易直播的会员。据了解,报名来参加本场交易会的会员已达到了303家。据许昌某面粉加工企业的负责人石先生介绍,他们每周都会参加拍卖,计划竞拍数量都在一万吨左右,大部分是2010年的麦子,2012年的麦子由于投放量过少且价格过高,每次最多只能拍到四五百吨。进入九月以后国内各地麦价普遍上涨明显,许昌当地面粉厂收购新产小麦的价格也抬升到了1.26-1.29元/斤,但收购量却并未因此增加,石先生说他的面粉厂前期每天还能收到400吨的麦子,现在每天已经不足100吨,少的时候只有四五十吨。现在农民手中已经基本没有余粮,贸易商手中握有很大一部分粮源,但贸易商普遍囤货待涨心理较重,不愿大量出售。据石先生预计,当地的麦价还有上涨空间,可能会在上涨到1.32元/斤左右稳定下来。近期在中秋国庆双节的带动下,各面粉加工企业基本都是满负荷生产,面粉价格也明显提升,但面粉价格上涨速度远不及小麦价格涨速,加工利润并不如预期。中华粮网记者了解,现在河南省内农民受中余粮已尽,基层贸易商也开始把贸易重点转至秋粮购销上,更增加了制粉企业收购小麦的难度。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小麦多在贸易商手中待价出库。部分制粉企业也开始竞拍2010年产小麦,以补充库存,近几期小麦竞拍2010年小麦成交量明显提升。目前河南中东部小麦价格均在2500之上,明年小麦托市价格假如照往年幅度提升200元/吨,仍然低于市场主流价格,对目前的河南小麦市场大部分地区不会有引导作用,但对豫南等地的小麦价格会有相应的提振作用。(刘晓 韩克丰) 责编:潇潇(中华粮网)
受需求带动 节前麦价大幅普涨
中华粮网
本周(9月9日-13日)国内小麦价格继续上涨,且涨幅扩大。截止本周五,国内主产区2013年产小麦收购价上涨至1.22-1.33元/斤(水分13%以内,容重770g/L以上),涨幅在1-3分/斤。据统计,截至9月5日,河南、江苏等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5022.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469.8万吨,收购速度进一步放缓。本周国内面粉行情大多继续上涨。60粉价格在1.49-1.60元/斤,涨幅在5厘-3分/斤;本周麸皮价格行情止跌反弹。截止本周五,主产区麸皮价格大多在0.74-0.86元/斤,涨幅多在1-3分/斤。
本周小麦市场走势分析,随着天气转凉,制粉企业面粉订单增多,厂家开机率随之提升,而农民与贸易商却越来越惜售,加工企业日收量不足以满足加工所需,纷纷上调小麦挂牌收购价,并且在大中专院校开学及中秋、国庆佳节效应的提振下,面粉市场消费迎来阶段性释放,面粉量价齐升格局促使着企业加大对小麦的采购力度,营造上涨气氛。
本周临储小麦拍卖成交情况一般,11日安徽市场国储小麦成交率23.54%,9月11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小麦941630吨,实际成交221706吨,成交率23.54%,其中:白小麦计划销售527655吨,实际成交100759吨,成交率19.10%,成交均价2251元/吨;红小麦计划销售5955吨,实际成交2000吨,成交率33.59%,成交均价2340元/吨;混合麦计划销售408020吨,实际成交118947吨,成交率29.15%,成交均价2243元/吨。
9月11日国储超标小麦竞价成交率10.27%,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9月11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不完善粒超标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2010年新疆不完善粒超标白小麦13847吨,实际成交1422吨,成交率10.27%,成交价2140元/吨。9月11日河南市场小麦竞价成交率7.15%,9月11日河南粮食物流市场举办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会,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会共成交244155吨,成交率7.15%,最高成交价2590元/吨,最低成交价2110元/吨,均价2313.15元/吨。国家临时存储小麦共成交14699吨,成交率76.35%,最高成交价2470元/吨,最低成交价2270元/吨,均价2405元/吨。9月12日河南市场小麦竞价成交率1.35%(河南专场小麦),9月12日河南粮食物流市场举办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会,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会共成交42762吨,成交率1.35%,最高成交价2240元/吨,最低成交价2190元/吨,均价2233.12元/吨。
本周国内面粉行情继续上涨,本周60粉面粉企业出厂价格在1.49-1.60元/斤一线。气温渐降,传统的面粉销售旺季来临,加之各院校开学及“中秋、国庆”双节的配合,经销商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使,备货需求增加,工厂面粉出货情况好转。与此同时,本周国内小麦价格继续上涨,为了增加盈利,大多工厂纷纷上调面粉销售价格,促使面粉价格延续涨势。
后市分析,小麦市场:因9月19日-21日中秋节放假,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通知,9月16日-18日不安排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此外9月下旬国家将公布明年新麦托市收购价,在玉米、稻米托市价均大幅上调的情况下,市场预计明年小麦最低托市价增幅不会低于100元/吨,也提振小麦市场人气。综合来看,在利多因素主导下,节前及节后一周内小麦价格仍将继续上涨。面粉市场:只是随着面粉企业开机率提升,面粉产出量也将加大,供货量的增加或令其涨势放缓。近期面粉行情将延续逐步趋升态势运行。麸皮等副产品:国内高温酷热天气已经远去,麸皮保存期限有所延长,利多于其行情,加上原粮小麦价格大幅走高,生产成本上扬,以及肉类需求正处于旺季,养殖业对麸皮需求带动,给麸皮行情提供反弹时机。但受制粉企业开机率大幅提高影响,麸皮市场供应量将增加,价格反弹空间或受限。预计近期麸皮价格或以温和反弹走势为主。(水工) 责编:潇潇(中华粮网)
品种关注:玉米进入收获期 下行空间有限
中华粮网
9月份,玉米开始进入收获期。美国农业部报告偏空的数据对国际玉米价格形成压制,但新玉米收储和陈玉米抛储工作对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国内丰产预期增强,据有关机构报道,今年中国玉米产量可能比上年增长4.6%,达到创纪录的2.15亿吨。当前,国内玉米已进入灌浆乳熟期,大部分产区天气较适宜玉米生长。从部分市场机构发布的产区玉米长势考察信息看,东北部分地区玉米生长虽然遭受了洪灾,但整个东北地区玉米长势和常年相比基本相同,部分地区长势好于去年,总产量预期比较乐观。如果后期不出现早霜、降雪等不利天气,估计吉林、黑龙江玉米产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辽宁、内蒙古玉米产量可能与去年持平或略减。
港口优质粮源较少,据了解,双节前饲料厂存在补库需求,当前广东港采购主体为中小饲料厂,后期部分大型饲料企业也存在采购需求。目前广东港日走货量4.2万吨左右,双节前,饲料厂补库意愿较强,港口成交量将继续放大,而优质玉米供应表现偏紧,因此持好粮贸易商惜售心理增强。预计节日前后,粮价将保持坚挺走势。截止到9月13日,广东港玉米库存30万吨左右,后期船期并不密集,库存仍将维持偏低水平。价格方面,近期广东港优质辽吉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2550元/吨,黑龙江好玉米2400元/吨以上可成交。随着新玉米的逐渐上市,粮商正退出港口渠道,转而考虑东北产区的粮源,预计消耗进度较慢的港口玉米价格将出现较弱的走势。且东北地区仓储库容不足,意味着大多数玉米在市场上流通,将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玉米需求增长有限,玉米市场供大于求格局持续。
收储价形成底部支撑,2013年国家继续实行玉米收储政策,并且在玉米上市前提前公布了临储指导价。2013年生产的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2260元/吨,吉林2240元/吨,黑龙江2220元/吨,比2012年提高120元/吨。在玉米收储价格已经公布的前提下,预计开秤价格及上市新粮走势不会出现较大回调,对新作合约构成支撑。
养殖利润有所好转,年初以来,虽然生猪存栏水平一直不及去年同期,但能繁母猪存栏明显高于去年,且呈现居高不下态势,饲料需求对豆粕、玉米具有一定的挺价作用。9月份天气逐渐转凉后,生猪价格反弹使得养殖户收益转好,养殖盈利基本上恢复到100元/头以上,因而养殖户补栏积极,这也增加了对玉米的部分需求。但在两节即将来临时,前期惜售所导致的积压存栏生猪也将上市,为抑制稳定猪肉价格,政府的储备肉也可能进入9月份的猪肉市场,因而,玉米价格要面临需求转好与市场调节的双重因素制约。
深加工仍处亏损状态,与养殖业相比,深加工企业仍处于亏损当中,开工率普遍不高,其中淀粉企业开工率在60%左右,酒精企业维持在42%,效益低迷对玉米消费难以产生有效拉动,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玉米的采购需求,对玉米市场仍构成不利影响。但深加工企业利润具有周期性规律,目前深加工亏损已经一年左右,开机率下降后导致供应缩减,供需逐渐向偏紧过度,后期玉米加工市场存在逐渐好转的预期,利润回升,企业开工会增加,需求增幅或会有所增加。综上所述,收储价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但丰产预期对玉米价格形成抑制,玉米整体可能维持区间振荡走势。考虑到未来东北地区部分农区可能遭受低温或初霜冻危害,天气炒作对玉米价格利多。结合技术分析来看,玉米期价下行空间有限,C1401合约在2300附近可试探性中线买入。(来源:期货日报) 责编:河灵(中华粮网)
区域行情:18日国内各地区菜油类市场最新行情
中华油脂网
江苏 ,9月18日,江苏地区菜油行情维持平稳。菜油出厂报价集中在9300-10000元/吨,较昨日持平;其中:常州溧阳地区菜油出厂报价9800元/吨,较昨日持平;盐城市场上菜油出厂报价9600元/吨,较昨日持平;扬州江都地区菜油出厂报价9300-9600元/吨。南通地区油厂菜油出厂报价在10000元/吨,维持平稳,走货甚少;东台地区油厂菜油报价维持在9300-10000元/吨,较昨日持平。泰兴地区来宝四级菜油9400元/吨,价格平稳,走货甚少。
安徽,9月18日,安徽地区菜油价格低迷,四级菜油出厂报价集中在9200-10000元/吨,较昨日持平;滁州定远地区菜油出厂价9600元/吨,滁州凤阳中谷菜油出厂价格9600元/吨,淮南地区菜油出厂价格9200-10500元/吨,合肥肥东地区菜油惜售高报10000元/吨,难以成交。巢湖地区大平油四级菜油报价维持在9300-10000元/吨,库存少,油厂挺价;芜湖地区油厂菜油报价9200-9800元/吨,较昨日持平,出货不快。
湖北,9月18日,湖北地区国产菜油报价在9300~10000元/吨,混合菜油报价9400元/吨~9500元/吨,整体走货情况不理想。襄阳地区四级菜油10000元/吨。洪湖市洪湖浪米业公司一级和四级菜籽油出厂价分别为9800元/吨和9900元/吨。孝感地区四级菜油在10000元/吨。荆州地区中粮贸易四级菜油9300元/吨,国产四级菜油报价9600元/吨。松滋地区油厂国产四级菜油9400元/吨。黄冈中粮四级菜油9800元/吨。老河口奥星菜油报价9400-10000元/吨,跌200元/吨。荆门周边地区四级菜油出厂报价9600-9700元/吨,较昨日持平。宜昌枝江地区新菜籽压榨的四级菜油出厂报价9600元/吨,较昨日持平。
明年小麦托市价或无法引导近期市场
中华粮网
随着秋播日期逐渐临近,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发布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时间也会在近期确定。小麦托市价格将确定未来一个年度的小麦价格底部,对近期的小麦市场心理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9月22日在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当前,要着力确保适期适墒播种,确保小麦播种质量,确保壮苗安全越冬。目前,良种补贴、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机购置补贴等补助资金已提前预拨。各地要尽快拨付到县、兑现到户。秋冬播前,国家将公布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长期来看,国家为了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小麦托市收购价是逐渐提高的趋势, 谷贱伤农,粮贵则伤民。最近两次最低收购价提升幅度都为200元/吨,预计提价幅度应和今年提价幅度大致相当。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目前市场小麦收购均价约为2490元/吨。已经远超今年小麦托市价格2240元/吨,即使价格按照去年的幅度提高200元/吨,至2240元/吨,对目前的市场价格仍然没有带动作用。所以,2014年小麦托市价格对市场的影响多体现在市场心理方面。目前,对2014年小麦托市价格猜测的主流看法是提价160-200元/吨,若2014年托市价格在此区间内,短期内对小麦市场价格应有提振作用,但长期看来,此价格支撑并不牢固。若2014年托市价格不在此区间内,低于此价格时,小麦远期价格预期将受到压制,但并不影响近期小麦价格走势。若高于此价格,对部分地区小麦价格会有明显的提振作用。9月初,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在下降,还会进一步下降,这丝毫不意味着农业的地位会下降。中国农业现代化,第一要保证十几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让中国人吃得饱吃得好。第二要让农民富裕起来,转移出去,分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果。不仅要考虑产业经济问题,还需要考虑农村社会问题。”截取以上访谈虽有断章取义之嫌,但不妨管中窥豹,小心求证。目前提高小麦托市价格的目的,在保证农民增收的同时,同时也在考量着产业经济问题。务农收入目前在农民收入比重中逐渐减少,现在对小麦价格的提升目的逐渐在向保护小麦产业的目的靠拢。由于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口粮之一,大幅提升小麦托市价格将增加我国的恩格尔系数。所以预计托市价格仍将保持原有水平稳步上调。(韩克丰) 责编:江尾(中华粮网)
农产品期市活跃度大不如前
期货日报
“做了近20年小麦期货交易,现在却把握不准行情如何走了。”资深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投资者彭铭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尽管现在优质小麦供应偏紧为市场提供了炒作题材,但投资者入市热情并不高,市场活跃度依旧较低,当前小麦期市正在等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出台,“在2014年政策没有明朗之前,谁也不敢贸然入市”。和小麦期货一样,近两年来,国内农产品期市很多以往交易非常活跃的品种如棉花、大豆、玉米、白糖等品种先后都不同程度“沉默”了,市场活跃度大不如前。比如棉花期货,在活跃期单个合约日交易量很轻松便突破200万手,如今,该品种的交易量大幅萎缩,单日几万手甚至不足一万手的情况也时常出现。
市场机制越来越弱化,从2006年开始,国家在小麦、玉米、早籼稻、棉花、白糖等农产品上相继实施了托市收购政策,使得这些农产品资源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国家手中。截至目前,国储棉的库存量800多万吨,是我国棉花年产量的一倍多,玉米、菜籽油等国家储量也十分庞大。特别是今年,国家制定的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比市场价格高200元/吨左右。敞开式的高价收储,让市场上可自由流通的资源越来越少,大大小小的市场主体只能通过各种方式依靠或接近政策实施主体,才有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如此一来,农产品市场的政策属性就越来越强,灵活的市场机制则日益弱化,众多粮油企业也就很少利用期货市场来管理生产经营风险。据记者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因无法预判政策趋向而逐渐退出了有收储政策的一些农产品的期货市场。河南濮阳粮油贸易商崔瑞兵回忆说,在没有实施收储政策时期和收储政策实施初期,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全球相关农业信息的反应非常迅速,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联动性较强,即使宏观层面任何细微变动也都能在农产品期货市场得到体现。如今,这样的市场反应和表现已不再那么强烈了。
农产品期市功能发挥受限,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要让这两大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则需要一个自由、充满活力的现货市场作为基础。“可是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由国家制定,何时抛售、抛售底价也由国家制定,而农产品的上游和下游市场又是完全放开的。”山东省济宁市粮油贸易商王伟军说,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等农产品几乎全部通过小粮贩、收储企业交由国家,市场可供流通的资源很少,之后国家又按照顺价销售的方式向市场抛售,出库的农产品质量和时间没有保障,而下游产成品如面粉、大米、棉纱等市场又是完全自由放开的,这让农产品整个产业链很难有效对接。“中间收购与流通环节的政策化,割裂了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在王伟军看来,资源高度集中以后,市场就失去了活力,更别提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与此同时,各市场主体若不接近政策实施主体可能就没有业务做。因此,近年来,大多数农产品现货收购商、贸易商、仓储企业,甚至包括种子公司、种粮大户等都愿意跟着政策走,这反过来又强化了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力,使市场机制逐渐弱化。在这种背景下,依托于现货市场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遇到了较大阻碍,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使得很多企业、投资者相继离开了这个市场。若这样长期下去,农产品期现货市场可能会变为“一潭死水”。
中粮集团在东莞建广东粮油产业园
中新网
“中粮广东粮油食品现代加工及物流配套项目奠基暨动工仪式”16日在广东东莞麻涌镇举行,该项目投资额约为123亿元,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广东及周边省区的2亿居民提供300万吨高品质的粮油产品,将有力保障华南地区市场供应。据悉,中粮广东粮油产业园项目是中粮集团在麻涌镇投资建设的集油料、大米、面粉、淀粉糖、饲料加工以及粮油产品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粮油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23亿元,占地约979亩(不含码头用地),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模式。其中,项目一期投资53亿元,用地548亩,主要用于油脂加工、小包装食品、物流仓、大米加工等;目前在建的储罐项目投资3000万美元,建成后仓储能力达11.6万吨。据中国粮油公司副总经理任智介绍,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00亿元,年实现利税约18亿元,每年可为广东及周边省区的2亿居民提供300万吨高品质的粮油产品,将有力保障华南地区市场供应。谈及为何选择落户麻涌,任智表示,麻涌镇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聚集了很多国内外知名的粮油企业,在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作为国内粮食流通主渠道的中粮集团,为了完善粮油加工战略布局,提高产品供应能力,陆续启动了一大批投资项目,而广东项目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国英指出,中粮广东产业园项目是一个好项目,项目投资大、效益好,东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中粮项目的推进,希望市级相关单位部门,以及麻涌镇政府要全力配合支持项目建设,促进项目的早日建成投产。
亚洲各国稻米价格总体显著回落
中国证券报
中证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越南大米价格触及三个月低位,因需求疲弱及供应增加。此外,今年以来粮食品种的“高进口”已成为中国粮食市场的常态,尤其是稻米行业“高进口”给国内稻米产业造成了冲击。国际市场价格低迷,无疑将加剧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从基本面看,今年国内外稻米产量均实现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9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14年度全球大米产量将增至创纪录的4.97亿吨,比上年的4.91亿吨增长1.3%。大部分产量增幅集中在亚洲地区。全球大米期末库存可能在1.81亿吨,比上年增长4%。国内方面,由于未受到前期干旱、高温天气的影响,2013年早籼稻继续增产上市,加之陈稻库存充裕,国内早籼稻供应比较宽松。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早稻产量显示,2013年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3407.3万吨(681.5亿斤),比2012年增产78.3万吨(15.7亿斤),增长2.4%。2013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91.9千公顷(8687.8万亩),比2012年增加27.1千公顷(40.6万亩),增长0.5%。据了解,低价的进口米价格优势明显,给国内的加工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破碎率为5%的越南米FOB价格仅380美元/吨,折合成人民币仅1.17元/斤;泰国破碎率为5%的大米FOB价格442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仅为1.36元/斤。边贸走私米的价格也仅在1.5-1.7元/斤之间,跟国内籼米价格相比(1.8元/斤以上)优势相当明显。据悉,2012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进口国,而2011年在全球大米进口国中,中国仅排名第18位。进入2013年,粮食品种的“高进口”已成为中国粮食市场的常态,尤其是稻米行业,“高进口”给国内稻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据海关数据显示,截至7月,2013年我国共进口粮食4613万吨,稻谷和大米累计进口147.2299万吨(这其中还不包括走私大米)。其中,7月共进口稻谷和大米14.4019万吨,较6月小幅下降,市场预计今年中国稻米的进口数额将达300万吨,下半年稻谷和大米的进口将延续高位,并继续对国内的稻米市场造成冲击。
IGC:上调13/14年度印度大米产量数据
中华粮网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14年度印度稻米产量预测数据上调了50万吨,为1.07亿吨,也比上年的实际产量增长2.5%。2013/14年度印度大米消费量估计在9790万吨,与早先的预测相一致。2013/14年度印度大米出口量预计为850万吨,比早先的预测上调了4%。另外,2013/14年度全球大米贸易将小幅增至3740万吨,略高于早先预测的3720万吨,因为非洲以及远东地区的需求旺盛。 责编:悦林(中华粮网)